A comparison of womens identity between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and Joy Luck Club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文献综述

 2022-01-04 09:01

全文总字数:1960字

文献综述

  1. 前言

2014年出版的《无声告白》讲述了1977年5月3日,莉迪亚溺死在附近的池塘里,她是一个亚裔男性李先生和白人女性结合的家庭的孩子。故事围绕探寻莉迪亚的死因展开,对每个家庭成员的经历和心里想法都进行了叙述,小说总共分为12个章节,但是在文章的最后,根据作者的叙述,全家人依然不知道莉迪亚是怎么死的。这部小说是美国华裔女作家伍绮诗所作,整部小说虽然篇幅不长,但是涉及了多方面的问题——种族歧视、家庭矛盾、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同性恋、跨种族婚姻等。本论文将通过比较《喜福会》和《无声告白》中处于不同时代的母亲对于女性身份认知,分析女性身份认知在不同时代的异同。并通过这两部作品进一步总结不同时代下,跨种族家庭中的母女两代人对于女性身份认知的异同,以及从这两部作品中获得的对女性主义的现代启蒙。

  1. 研究背景

2.1 国外研究背景

伍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一经面世,就在美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纽约时报书评》这样评价:“即使我们熟知身边有这类故事,也从来没在美国小说中见过,起码,在伍绮诗之前,没有谁处理过这类故事。这部小说写的是成为lsquo;异类rsquo;的那种负担与压力,这种负担与压力,通常会摧毁一个人,而不是塑造一个人”。发表在《作家》上的文章《2014年值得期待的处女作小说》(First Fiction 2014:Articipaled Debuts)就向读者介绍了伍绮诗的生平和她的小说《无声告白》,不仅讲述了作者小时候遭遇的歧视行为对成长造成的心理伤害,还谈论偶像作家安·帕切特(AnnPatchctt)、阿兰达蒂·洛伊(ArundhatiRoy)和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对她写作的影响:确立多种族文化混合的写作方向。《残缺与流逝:模糊的身份》(Disabilityand Passing:Blurring the Linesof ldentity)以莉迪亚为例,围绕她异常死亡的原因,分析父母的意志导致的她人格、心理、行动上的分裂,以及作为一个局外人难以适应周围环境的痛苦过程,指出了混血家庭的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和身份定位的不确定性。《lt;无声告白gt;暴露的血家庭的失败》(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39;Exposed In Biracial Family#39;s Loss)表现美国华裔家庭中存在的种族二元对立现象,并且揭示此现象背后深刻的文化矛盾,这是混血家庭悲剧的根源,并且表示文化理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个族群对此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综上所述,外文文献对小说的研究多集中在对族裔和文化两方面的分析,表

现华裔混血家庭在异质文化语境中的艰难生存过程。

2.2 国内研究背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