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同形词的误用分析文献综述

 2022-04-15 08:04

中日同形词的误用分析

文献综述

中日两国作为邻国,文化交流历史悠久,两国文化同属汉字文化圈,两国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在两国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使用相同字、词的同形语,其意思有的相同,有的不同,甚至意思完全不一致的情况。在中日互译的时候,对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而言,常常会以汉语的意思来理解日语同形字词的意思,从而导致日语的误用现象,使得翻译产生偏差与错误。

追溯历史,日本从中国借用了大量的汉字,并且这些汉字和词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适应了日本社会的需要,被完全日语化了。到了近代,日本人在学习西方文明的过程中,为了翻译并吸收西方文化,便利用他们所学握的汉字词汇造词法知识,创造了大量新的汉字词汇。这些新词后来又被大量的中国留学生等引入汉语中,并作为汉语当中的“外来语”而被定型使用,由于使用频率高,以至于我们都不觉得它们是来自日语的“外来词汇”。以上因素导致现在在汉语和日语中有大量的同形词存在。即相同的汉字构成的词汇同时出现在汉语和日语两种语言中。

近年来,大量学者对于中日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层出不穷,其各自研究侧重点不同。主要有翻译学、文化差异、词义区别、互相影响、网络词汇以及专有词汇等角度进行研究。

崔崟在《现代日语语言学概论》(外文出版社,2009)中提到了和制汉语词的产生原因和过程,他将和制汉语词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表示日本本国的事物,另一部分用来表示由西方传过来的新兴事物。这些词大部分可以不需要翻译直接引用过来,增进了中日两国语言的关联性。

王纪芹、孟祥梅的《浅谈中日词汇的文化意蕴之对比》(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着重提及了因文化差异导致的中日同形词的差别。他们认为语言差异是由于文化差异,而语言差异又体现在词汇词义的差别。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大可归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生产力,政治制度,民族传统的差异之上。

李蕊的《汉日同形词对比研究》(学术探讨,2012)及盖晓梅的《中日同形词的对比研究》着重于词义的区别方面。他们提到了词义范围的区别,词义虚实的区别,感情意义的区别。

孙娜的《中日汉字词互借之管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提到汉语词汇和日语词汇的互相借用的问题,古代日本从汉语中引用了大量词汇。近代中国从日语中借用了大量表述西方新兴事物的词汇。汉语与日语在历史的进程中,一直相互影响,相互借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