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同体意识看日本道歉文化——以谢罪会为例文献综述

 2022-03-18 09:03

文献综述

在日本,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新闻报纸上,总是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道歉。某地段的高速公路出事故了,接受采访的地方领导鞠躬谢罪,美女博士的论文造假了,也在泪流满面地鞠躬谢罪,政治家闹出了政治资金丑闻,同样在电视里鞠躬谢罪,诸如此类的事有很多。国外最早对共同体进行较为权威论述的是斐迪南·滕尼斯。滕尼斯在1887年出版了著作《共同体与社会》。他提出,共同体与社会不同,共同体是真正的、持久的生活,而社会则不过是表面的、暂时的共同生活。根据三省堂国语词典的解释,“共同体”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自然需求而组成的共同协作的团体。但是,在现代日本社会,“共同体”意识被更多地用于指对非家族亲缘性质的社会团体的归属感。从共同体意识角度分析日本人民喜爱道歉的原因,以及长此以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国内外对日本的道歉文化的研究有很多,但是与本文立意又有所不同。在国内对道歉文化的研究,从日本道歉常用语、日本人主要文化心理和中日道歉语言行为对比进行研究分析,从日本道歉常用语入手研究的有戴丽(2012)的《浅论日语常用语“すみまあせん”》,通过考察“すみません”的词源及其意义, 浅析作为社会语言用语的“すみません”与欧美道歉文化的不对等性。从日本人主要文化心理入手研究有黄妍(2014)的《从日本人的主要文化心理来看“すみません”》,通过日本人的“和”、“義理人情”、“内外”意識的这三种社会民族文化心理, 全面、客观地分析“すみません”的各种表现形式。从中日道歉言语行为对比入手的有张婷(2012)的《中日道歉言语行为的异同分析及其原因》,运用科学统计法对中日两国语言当中的道歉言语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 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其内部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指出日本人的负恩心理导致日本人总是道歉。

而对于日本共同体的研究则关注在起源与发展上,有邓凌志(2007)的《日本社会中“共同体”意识的起源、发展极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论述了日本共同体意识在日本的起源和其特色发展,以及对日本社会的影响。于勇(2018)的《日本企业道歉文化的价值迷失》指出日本社会是拟亲属制的社会集团,对许多日本人而言,他们往往不是以个人身份而是以集团的方式加入各类社团的,通过小集体感知较大集体的存在,此观点与日本共同体意识有异曲同工之妙。代显梅(2019)的《霍桑的家园与共同体意识》中共同体意识则是无条件地关爱自己的社群,在无私的付出与大爱中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寻找个体生命的归属感。共同体的存在对日本影响深远,即使在现今都能从一些方面发现。

在日本,池田理惠子 (1993) 以及田中典子 (2004) 对日语道歉行为的策略的研究结果, 日本人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明确的道歉表达方式”、“承认责任”、“减弱对对方的攻击”、“申请补偿”、“解释说明”。Blum-Kulkaetal. (1989) 针对道歉行为, 提出了五大策略框架:1.明确的道歉表达方式;2.承认责任;3.说明或者理由;4.申请补偿;5.承诺不再犯。在对日本经常道歉的原因的研究中,常常引用露丝·苯尼迪克特(2011)的《菊与刀》中的耻感文化,认为耻感文化强调的是外在的约束力。罪错暴露, 才会受到他人的谴责与惩罚, 社会才会把耻辱降落到这个人头上。假如罪错不为人知, 那么也就不会有社会群体的压力。耻感文化中的个人, 其所作所为首先考虑的是他人、社会的评价。为群体而道歉,从而显得自己不是那么突出。橘木俊诏(2011)认为日本社会的共同体正在崩坏,但是露丝·苯尼迪克特(2011)的《菊与刀》和中根千枝(1976)的 《纵式社会的人际关系》认为日本社会构成以 “家”为基础。与上文所说从小集团感受较大集团相符。

日本的传统谢罪礼仪是谢罪者直接向受害者致歉,而谢罪会则是通过新闻媒体向受害者及社会公众传达的间接道歉行为,其本身就多少背离了日本传统礼仪。而谢罪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演绎,逐渐本末倒置,沦为讨好镜头、应付记者、流于形式、为谢罪而谢罪的“专场表演秀”,丧失了道歉的本意。通过对日本人喜爱道歉的原因的研究能够加深人们对道歉的认识,警示后人。

参考文献:

[1]戴丽.浅论日语常用语“すみません”[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Z1)):43-44.

[2]邓凌志.日本社会中“共同体”意识的起源、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04):32-34 6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