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22 10:08

PBL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摘要:伴随着信息化浪潮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的速度也远超我们的想象,那么作为教育者该如何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教师主体的特征尤为突出,学习的模式相对固定,知识信息传递的方式单一。PBL教学模式把问题情境作为出发点,学生通过组成小组合作学习,头脑风暴,提出问题的最优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述探究国内外对PBL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分析PBL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PBL; 初中; 信息技术

一、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在如今信息化浪潮来临的时代,信息技术能力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具备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各国都在强化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比如我国把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归为综合实践课程,可见信息技术教育对于培养能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创新型人才有着关键的作用。在高中的新课标中提到,信息技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重点,即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作为承上启下的初中阶段,在深化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同时,注重为未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教育会议中指出,以2001年为开端,开展教育改革,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的中小学当中广泛地推广信息技术教育,随着信息化浪潮的演变,让教育高速地发展 [1]。经过多年的改进与发展,中小学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其中之一就是课堂不够有趣,很多时候都循规蹈矩地教授知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样一来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就得不到提高,难以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难以培养出合格的信息素养。

PBL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多个层面上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PBL教学模式从多个角度切实关注到学生的学习需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1.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