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的语义偏移文献综述

 2022-08-10 11:08

论“影响的语义偏移

摘要中性词语义偏移现象是语义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国内外学者都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以吕叔湘先生首次在《中性词与褒贬义》提出为开端,许多相关理论不断涌现:如邹韶华先生的“语用频率效应”,张家骅先生的“标尺两极”规律,心理语言学家Osgood. C. E. 的“波丽安娜假说”,沈家煊先生的“乐观假说”和“适量准则”,温锁林和刘元虹的“含蓄原则”等。除了宏观层面的理论,许多学者也从微观出发,就一个词深入剖析,来佐证或提出新的理论。

关键词:语义偏移; 中性词; 原因

一、文献综述

中性词语义偏移是指有些中性词在一定条件下语义偏向正极(显示积极意义)或负极(显示消极意义)的现象。这一现象是语义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国内外不少语言学家都对此进行过研究。不仅仅是分析其现象,更是探讨其原因。从“原因”讲,不同学者都有其不同的看法。

吕叔湘先生首先在《中性词与褒贬义》(1983年)中提出了有关中性词语义偏移的见解,可以说开了这一方面的先河。他认为有些中性词在和“有”连用时分别会出现褒义和贬义,如“这就得看他的人缘儿了。”中的“人缘”即是中性,而“他有人缘儿,你放心。”中则为褒义,同时在“你说说你的意见。”和“领导同意,可是群众有意见。”中“意见”分别为中性和贬义。通过“有”加“人缘”,可以理解为“有好的人缘”,可证明“没人缘”中“人缘”是褒义的;而“有”加“意见”在现实生活中则常理解为“有不好的意见”,“没意见”则反证了这个结论。

邹韶华先生在《语用频率效应研究》中提出可以将中性词语义偏移的原因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中性词为什么会产生语义偏移?为什么绝大多数中性词都偏向积极意义?(根据邹韶华先生对现代汉语常用5000词中积极与消极意义词汇使用频率比较的研究,其分布大致为七比三,积极意义远高于消极意义。)为什么有个别中性词会偏向消极意义?

而在提出问题的同时,邹韶华先生也解释了其原因:即语用频率效应(“语言成分甲经常与另一个修饰性的语言成分乙连用,乙的性质就影响到甲,从而潜存于甲中,最后在语言运用中只出现甲而不出现乙时,甲就有可能体现乙的性质。”)。也就是一直“成双入对”出现的两个词语,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语言过程后,在之后的语言运用中,即使只有一个词语出现,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另一个词语。

语义偏移不仅出现于汉语中,在其他语言中也同时存在。但是无论是在英语中还是俄语中,邹韶华先生提出都得先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中性词本身的性质,一是必须处在一定的格式中。”(《中性词语义偏移的类型与成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