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量词的释义模式文献综述

 2022-01-16 19:27:42

全文总字数:4531字

《商务馆学汉语词典》研究及评述

一、研究意义:

量词在汉语中应用非常广泛。但由于其用法复杂,不易掌握,量词也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利用量词的研究成果为汉语教学服务对于提升汉语教学水平意义重大。当前,量词的研究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后,在量词分类、起源发展、功能用法等方面已有较多成果。但其中针对量词本体的研究数量较多,如李湘(2011)探究了汉语中的'借用动量词'以及相关的语言现象;隋娜、胡建华(2017)研究了汉语量词重叠的句法机制。而量词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汉语国际教学、词典编纂、中文处理方面,则相对处于弱势。对外汉语词典,专门面向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编纂的词典,是一种外向型词典,即主要服务于母语不是词目词语言的学习者(本文特指对外汉语词典)。此类词典中的量词问题属于量词的词典编纂方面的内容,是量词研究、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研究的交叉问题,目前相关研究成果不多,但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有指导意义,具有深入探讨的空间。

二、研究背景和发展脉络: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以来,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持续升温。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汉语学习需求,汉语教学研究也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比如,量词的教学问题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大难题,量词在汉藏语系中的独特地位及其复杂用法给很多汉语学习者带来困难。教学材料如对外汉语词典等存在设计不合理、使用率不高等问题。量词及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仍存在一些缺陷。其发展情况大致如下:

(一)量词研究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从1956年量词定名开始算起,量词研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探索期,第二阶段是发展期。探索期为1956年到20世纪末,研究内容主要为确定量词体系,描写现代汉语量词。发展期为20世纪末至今,量词研究逐渐与多种理论、多种学科相结合,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

刘世儒的《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1965)是汉语量词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对量词进行断代研究,系统地描写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量词的特点,并提出这一时期汉语量词系统基本形成的观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