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中的植物意象研究文献综述

 2022-01-12 09:01

全文总字数:3911字

文献综述

《源氏物语》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散文长篇小说,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它比西方最早的小说集《十日谈》和中国最早的长篇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早了300多年,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无可厚非。[1]作为日本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源氏物语》的内容饱满充实,值得研究的问题点甚多。论文主要从《源氏物语》中出现频繁的植物方面入手,研究其中的植物意象所具有的文学价值。本文将在诸多《源氏物语》相关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找出现阶段《源氏物语》中的植物意象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以植物总体为关照对象,进而进行更加系统的、全面的、整体的研究。

本文的研究综述将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国内外《源氏物语》的研究综述、文学作品中的植物意象研究综述、《源氏物语》中的植物意象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源氏物语》的研究综述

川端康成在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时的获奖感言——《我在美丽的日本》一文中,曾经对《源氏物语》做出这样的评价:“可以说自古至今,这是日本最优秀的一部小说,就是到了现代,日本也还没有一部作品能和它媲美。在11世纪就能写出这样一部近代化的长篇小说,这的确是世界的奇迹,在国际上也是众所周知的。在《源氏物语》之后延续几百年,日本的小说都是憧憬或悉心模仿这部名著的。”[2]《源氏物语》自从问世开始,对它的研究就从未断绝过。这种关注度不仅仅停留在日本,在中国、欧美等世界范围内也颇有影响。

  1. 国内的研究

上世纪80世纪丰子恺译《源氏物语》后,中国对其的研究得以开始大范围的展开,几十年间,从无到有、从少变多,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3]

目前,国内对《源氏物语》作品本身的研究论文的数量逐年递增,其中也有一些学术价值比较高的学术性论文,例如姚继中先生的《于破灭中寻觅自我—lt;源氏物语gt;主题思想论》,[4]王向远先生的《“物哀”与lt;源氏物语gt;的审美理想》,[5]张哲俊的《lt;源氏物语gt;中的小说叙事与历史叙事》,[6]张哲俊的《lt;源氏物语gt;的诗化悲剧体验》等。[7]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在对《源氏物语》作品本身的研究上,要略逊色于比较文学研究。而且,这些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缺乏理论依据和深度,这都不利于异国文化在中国的正确传播。

  1. 国外的研究

在日本,《源氏物语》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且深入。平安时代到至今的八百多年间,从文本到人物的考证,从文字表达到主题思想等,日本的学者们开拓了众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的丰硕超过任何一部同时代的文学作品。据日本《源氏物语》研究方面的学者秋山虔统计,日本每年要有大约200篇~300篇研究论文,另外还有许多专著。[8]有关日本的《源氏物语》研究成果,姚继中教授在他的《lt;源氏物语gt;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的附录部分,[9]把日本国内1971年以前的研究成果,做了非常系统的统计,为《源氏物语》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很有学术参考价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