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剪纸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调查文献综述

 2023-03-16 10:10:42

一、文献综述

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门可以让语言休息的民间艺术,由于其工具简单,材料易得,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流传。[1]幼儿园也是传承与弘扬传统民族文化遗产的主要阵地,因此,把剪纸艺术融入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和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既能让幼儿了解传统的剪纸文化、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又能提升其审美情趣,让幼儿在随时随地体验和感受剪纸之美中,开发其作品观察力、艺术想象力和创造表现力hellip;hellip;具有很高的价值。[2]

使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进行文献查找,采用高级检索项目,以“剪纸”和“学前教育”为关键词,检索了近二十年来的相关文献,共有文献93篇其中学术期刊36篇,硕士论文18篇。以“学前教育”和“剪纸艺术”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检索到文献共有34篇,其中学术期刊17篇,硕士论文2篇,从文献内容看:涉及幼儿园剪纸艺术应用的文献总体不多,说明人们对剪纸艺术走进幼儿园的重视程度不够。其中外文文献数量更少,缺乏对中国剪纸的论述,但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进一步整理分析,发现研究主要涉及幼儿园开展民间剪纸活动现状的研究、民间剪纸对幼儿教育价值的研究、幼儿园开展民间剪纸教学活动策略的研究三个方面。

(一)关于幼儿园开展民间剪纸教学活动现状的研究

彭春梅指出当前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很少有涉及与剪纸相关的内容,幼儿园存在剪纸活动开设不合理,社会环境和家庭存在对幼儿的剪纸活动不够重视的问题。她希望各界能够加以重视,促使幼儿了解剪纸,传承剪纸文化。[3]张玉对淮安市三所幼儿园开展民间剪纸的情况做了现状调查,发现幼儿教师在传统剪纸方面的专业素养整体水平不高,存在理论素养和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其次,她认为幼儿园在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内容不够丰富,开展途径单一,缺乏系统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她提出幼儿园要从整体上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剪纸水平,合理的安排民间剪纸教学活动等措施。[4]任新圆通过访谈教师,发放问卷和实地观察的方法深入汾阳市一所幼儿园,通过实践认识到剪纸课程的开展能够促进幼儿多元化发展的实现,拓宽了幼儿园课程的教育空间,提升了幼儿园的文化氛围,提高了教师的审美水平和个人专业素养。任新园指出应深度挖掘剪纸艺术在幼儿园中的价值,尝试构建有效性与适用性较强的剪纸特色课程体系。[5]郭琦利用问卷的方式对太原市三所幼儿园开展民间剪纸的情况做了调查分析,发现幼儿园在开展民间剪纸教学时存在活动开展的总体频率较低、活动资源不足、材料不够丰富、环境影响力亟待加强的问题。她认为应该为幼儿创设适宜的剪纸教学环境、提供丰富的剪纸材料和主题,教师要注意观察、引导、鼓励幼儿的创作,给予幼儿反复操作和作品展示的机会,幼儿园要加强园本课程中剪纸活动的比重和相关教师的培训。[6]

(二)关于民间剪纸对幼儿教育价值的研究

目前,国内在设置幼儿园课程时涉及的民间剪纸活动并不多,究其主要原因是幼儿园不重视剪纸教学活动的开展,对民间剪纸的教育价值也没有清晰的认识。陈鹤琴先生曾说:“应该为小孩子创造剪纸的机会,对于训练幼儿的手部肌肉群,开发大脑具有极大的帮助”。[7]汤彩萍认为在幼儿园开展民间剪纸教学能够冲击教师的文化素养,促进教师重构知识;帮助教师重新审视教师角色,促进教师课程的开发;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重新孕育教师文化,铸就教师的团队精神。除此之外,对幼儿来说,能够开发幼儿的内在潜能,促使幼儿将在民间剪纸中学到的知识内容有效的迁移到具体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利于幼儿艺术感觉和艺术气质的发展,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8]邹美珍认为民间剪纸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生理上有助于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开发幼儿的大脑,提高幼儿的视觉审美能力。在心理上有助于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帮助幼儿表达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她提出剪纸艺术教育要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因为剪纸艺术本身就来源于生活,是从民间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艺术精品。在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剪纸艺术教育中的反复策略,着重培养幼儿对剪纸的兴趣。[9]

(三)关于幼儿园开展民间剪纸教学活动策略的研究

在关于幼儿园民间剪纸教学活动开展策略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幼儿园在开展民间剪纸教学时存在诸多的问题,是因为没有系统的教学活动策略对其进行指导,导致教师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上把握不够准确,使得民间剪纸的幼教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随着研究者对有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民间剪纸教学活动的开展策略也在变得多样化和系统化。刘倩通过分析民间剪纸与区域活动的融合特点,认为以区域活动的形式开展剪纸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带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能够促进幼儿绘本教育的实效性。但是,在教学中存在剪纸难度大,课堂纪律难以维护的问题,对此,她认为可以制定阶梯式的教学计划,采用集中化教学,将剪纸与表演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解决。[10]殷丽娟则主张将民间剪纸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相融合,为幼儿创造丰富的民间剪纸环境,这样能够帮助幼儿体会剪纸千变万化的艺术效果。其次,利用集体教学的方式开展民间剪纸教学能够有效的增强剪纸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11]王琦琦认为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而传统的民间美术形式,其中蕴含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对幼儿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信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她认为开展民间剪纸教学应该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对剪纸的兴趣。教师应注意孩子在剪纸教学活动中的自主体验,利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浅到深,从易到难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中要注意使用多媒体技术,激活剪纸课堂。在教学时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幼儿在自由创作的氛围里感受剪纸的乐趣。[12]王旭冉则认为应该为幼儿创设丰富的剪纸文化环境,学习剪纸的技能技巧,在教学活动中要采用“阶梯式”的教学方式,建立“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以此同时,也要关注到民间剪纸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整体性。[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