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穆》摄影组图创作文献综述

 2022-08-11 03:08

《静穆》的文献综述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高竞争的压力逐渐让人们精神垮塌。人的异化让生存的危机感时刻环绕在身边,沉重的物质压榨下,人们的灵魂支离破碎,走向虚空,远离圣洁。当下的审美逐渐变成了艰涩的脑力活动,而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将越来越是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的必要条件;时尚浪潮的来临以及大众物化的过程也使得人们不得不倾向于物质经济,静穆之美渐行渐远。在这种物质经济催生的审美观念对静穆产生了极大的打击和威胁,但在另一方面,具有阶级性的审美观念又在物质经济的推动下向两极发展,静穆也只有在高档消费中才能有残存之地,静穆的哀微让人们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本次摄影组图通过拍摄自然物象的纯粹之美,对构图和影调进行二次创作 ,提倡审美既不是靠时尚指引,也不是纯粹的艺术教育,我们倡导静穆的审美理念,一种无言之美,含蓄内敛,如“菩萨低眉”宁静悠远,泯化喜悲。

“静穆”理想的重新提及反映了反映了当今社会的生存现状,“lsquo;静穆rsquo;是在lsquo;自然rsquo;哲学支配下构造出来的美学境界,而激起这种追求的内驱力恰恰是高度的焦灼不安。”「1」对生活静穆的观照,正如海水表面波涛汹涌,但深处总是静止一样,摄影组图希望表现出物象在自然界中面对剧烈的情感时表现出一种伟大和平衡的状态。生活中人们亦需要静穆的生活态度。

[1]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1. 选题意义

“节制”作为“静穆”的艺术要求之一,体现在成功的艺术品是在深思熟虑后的宁静表现,希望通过“节制”的艺术原则和源自内心的心灵独立,实现艺术和理智情感的自然和谐。“静穆”的理想要求创作主题在嘈杂、喧嚣的现实世界中能保持一颗沉静平稳之心,坚守自己的立场,冷静的思考静观复杂世事,不人云亦云,以纯粹的审美之心对待生活艺术。

二、相关文献的主要理论

(一)黑格尔认为:艺术在表现个别时,“只是表现它的自己对自己发生关系的客观存在,而不是表现它与许多其他的有限事物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集中于主题本身的表现固然不排除个别性相,但是这种外在有限世界中彼此分立的个别性相是经过净化成为单纯定性的,所以外在影响和外在情况的痕迹都显得已经被消除了。这种永恒的无为自守的安静,这种安息......就是理想本身的定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