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设计在微纪录片中的应用——以《陈和生和他的微缩木作》的创作为例文献综述

 2022-03-18 09:03

文献综述

早在几百年前,人类就进行了工业革命,自那以后,许许多多生活所需的物质都开始批量生产,直到现在还是一样,只是批量生产的内容越来越多。电影亦不例外,美国的好莱坞电影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已经不断壮大发展为美国的电影工业基地,每年都有大量的电影从好莱坞生产出来,同时电影业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整个影视行业大发展。2010年代以后,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开始逐渐普及,影视行业的目光注意到了移动互联网设备,随后而兴起的就是各种短视频。此时的人们已经疯狂地追求生产效率,所以短视频的制作流程相比电影已经大大精简了,甚至有些精简过度:场景美术师、灯光师后期调色师甚至都被摄影师、场工和剪辑师替代。布置的场景最终会在画面中成为视听元素的一部分;而灯光则会直接影响画面的光影和色彩,可谓是影响视听语言的关键因素;调色师是项目最后与场景师布置的的场景、灯光师设置的光影和色彩相呼应的一个角色,有了调色师才能让画面的潜力完全被发掘出来。

本课题的意义在于通过介绍色彩在微纪录片中的实际运用来向广大影视行业工作人员介绍色彩对于整部影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进整个短视频领域的全面发展。

赵玉亮在《当下纪录片色彩叙事观念与探索》[1]中指出:色彩是一种能量, 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频率, 而且这种频率就在身体中。一个人在红色房间内, 血压会升高;在蓝色房间内, 血压会降低。银幕上不同的色彩基调, 会使人无意主动或被动, 激情澎湃或感伤缠绵。现实世界的色彩会唤起摄像人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影像中的色彩也会调动情感波动。理解了色彩的这种生理效应, 就能通过变换色彩的使用方式将故事和导演希望传达给观众的情感来。

许玉庆在他的《关注人文色彩, 还原艺术光晕——从《舌尖上的中国》看文化纪录片艺术光晕的还原》[2]这样说道:《舌尖上的中国》一改过去纪录片专注对事实揭示的传统, 没有将美食独立起来, 而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将对美食的认识放置在整个漫长的民族历史、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特定种族人群之中, 将民间最为原生态的民族发展的那些特有的饮食文化展示出来, 给予观众以传统人文精神的审美体验。

陈海兵在《纪录片创作中色彩艺术效果研究》[3]中提到了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 色彩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表现元素, 如果运用得好, 艺术效果会非常显著。其不但能为突出主题增添象征元素, 为表现人物提供艺术手段, 还能为丰富画面带来视觉美感。

陶立在他的《浅论色彩在纪录片视觉传达中的重要性》[4]中指出纪录片的视觉传达是依靠画面来完成的。在画面拍摄时,除了角度、构图、景别、用光和镜头运动等诸多元素外,色彩是非常关键的视觉元素。它既可以为影视作品表情达意更好地为纪录片的主题和内容服务,又能进一步增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 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纪录片创作中,要重视色彩在其视觉传达中的重要性,因为符合主题的色调更能突出作品的独特风格,更能强化纪录片的画面语言表达激发观众对纪录片的收视兴趣。

谢辉在《色彩理论在影视作品中的视觉表现》[5]中指出:在艺术界,色彩搭配的理论已经非常成熟,艺术家和设计师都已经遵循数百年,不同颜色配搭在一起表现出美感,并不是一件偶然的事,这其实是一项具有科学道理的工作。不同的颜色组合适台不同的影视作品,如果将这些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得到更多的色调,如红橙色和黄绿色,形成了所谓的色轮。色相、纯度、明度是理解色彩理论的三个要素。

王月靖在《色彩语言在纪录片中的重要性——以《沙与海》为例》[6]中提出:倘若色彩依靠的构图、场面调度等实体消失了,那么色彩语言难免显得贫乏和无意义,若缺少了颜色的渲染,很多构图、造型无法传达的情绪便失去了更到位的表达机会。纪录片对色彩的驾驭难度更大更复杂,这些色彩是对物像的客观还原,也是创作者主观理念的外化,所以不能过于主观地运用色彩而忽略了纪录片的纪实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