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自在·家》纪录短片创作文献综述

 2022-01-05 08:01

全文总字数:6051字

文献综述

纪录片是站在观众第一人称的角度,运用镜头,将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都真实完整地进行了记录和整合,将生活中的人、情、事、景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种真实记录的节目类型往往能引起观众的好奇,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观众也喜欢以旁观者的身份去体验不同的人生,少了一份故事感,多了一分烟火气。

由于当下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比较浮躁,使得长篇的专题片只有少量忠实观众。但是民众不是真的不爱看,而是缺少时间。如果将长篇纪录片浓缩为3~7分钟的长度,将会有非常多的观众喜闻乐见。

戴瑞卿在《从lt;园林gt;看建筑类纪录片的画面构图》[1]中提到:“纪录片画面构图要能激发观众的观看兴趣。建筑类纪录片如果仅仅通过镜头呈现建筑的结构和细节,则很容易使画面变得单一枯燥,让观众失去继续观看的兴趣,因此纪录片《园林》采用了多视角组合镜头拼接,从不同视角观察园林,并且快慢镜头不断切换,让纪录片的节奏更为丰富,激发了观众的兴趣。”微纪录片的构图也要充满巧思,而不是纯纪录,像根木头一样看到什么就拍什么,要有自己的审美思考。

黄晓晨在《论民俗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创作》[2]中提到:“民俗类非遗纪录片的特点包括真实性、典型性、人文性。”也即是说不管长短纪录片,作为纪录片,它都必须要是真实的,所以须要在作品中表现传承人的真实状态,一件作品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做到“以事信人”。典型性则是说“这些被记录的非遗对象,不仅能让观众得以窥见中国传统的技艺的别样魅力,也让人赞叹这些技艺背后独特的地域风情。”人文性:“人心的内涵、文化的内涵、历史的内涵,才是一个纪录片的灵魂。”不仅仅是非遗纪录片,普通的纪录片更是如此。所以在纪录短片的拍摄中我也谨记这三点,不仅仅是只做到纪录性和典型性,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对人文性的叙述,挖掘人与物背后的故事,或者是创作人对乡土建筑的思考。

苗鑫在《我思故我在——浅析创作者思维在纪录片中的表达》[3]中提到:“一个纪录片是否具有“感染力”,是否能够昭显“真实性”和“”可信性”,这都取决于创作者思考的深度和如何运用纪实语言将其思考外化。如果这种外化的度把握得恰到好处,这种“真实性”和“感染力”就能得到观众的共鸣和认同;倘若这种度把握得火候不够,或者是火候太猛,观众又会觉得索然无味或是过犹不及了。”所以旁白文案的描写需要有烘托费非遗作品珍贵优秀的部分,也需要有接地气的部分,不可火候不够或者火候太猛,给观众造成不好的观感,影响最终作品的质量。

孙思文在《以匠人之心,筑时光之城》[4]中写道:“慢镜头是升格镜头,它能够很好的叙事和抒情,营造画面的唯美意境,暗喻主题,凸显出瞬间的美好。通过这些动作的慢放,将时间“延长”,短暂的动作更加清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同时,作品的叙事节奏放缓,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用唯美的慢镜头创造出充满诗意的画面,可以增加纪录片的感染力,可以强调更多的细节,使作品的整体质量得到提高,也让观众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

王文娟在《“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5]中提到:“在lsquo;非遗rsquo;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中,历史空间的构建是纪录片常见的一种创作手段,一般纪录片构建历史空间,主要可以通过被摄对象的口述和文献资料的展示来呈现。口述的方式纪录片较常采用的方式,但口述者是作为历史的见证者的身份,把历史配合视频画面讲述给受众。而文献资料的方式所构建的历史空间,主要是满足没有历史的见证者的情况下的创作手法,主要是采用历史画面或者文字图像配合解说的形式呈现。很多“非遗”类型的纪录片的真实性;另一方面能够对历史进行最大程度的还原,展现其纪录片的真实性;另一方面,通过对纪录片历史感的营造,也能够让受众在观影时,感受到纪录片的真实感和时空感。”这段话对我启发很深,以前只是照葫芦画瓢去用这样的历史文献作画面,却没思考过这样做的目的其实也是在营造真实感。通过这些对真实感的营造使自己的纪录短片更具真实感和感染力。只有具有真实感和感染力的纪录片才能打动观众,达到拍摄纪录短片的目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