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立新事件”看网络民族主义文献综述

 2022-08-19 09:08

从“赵立新事件”看网络民族主义

摘要:对于发轫于2003年的网络民族主义的研究在国内学界已初具规模,目前对于网络民族主义的研究有着领域较广、内容丰富、系统性较强等特点,具体来看,主要对网络民族主义的概念内涵、类型、产生原因以及影响功能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学界尚未形成对网络民族主义研究的完整体系。整体看,国内对网络民族主义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关键词:网络民族主义;研究综述;民族主义;

一、文献综述

民族主义作为近代中国在力图建立民族国家之时起到强大意识形态动员能力的社会思潮,在近一个世纪后又与人类迄今为止最为先进的发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焕发着新的生命力。两者结合的产物“网络民族主义”一般认为是兴起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此种社会政治现象自2003年开始广泛流行,因此这一年亦认为是“网络民族主义的发轫年”。

  1. 研究现状概述

有关网络民族主义的中文著作有王军2011年出版的《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以及卜建华2013年出版的《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与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研究》,而外文著作则只有Xu Wu 的Chinese Cyber Nationalism:Evolution,Characteristic,and Implication。以“网络民族主义”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全文搜索,显示至今为止国内共有相关论文110篇(不完全统计),最早在题目中出现“网络民族主义”是2005年,是一篇名为“网络民族主义:并不虚拟”的文章。查阅此后十四年来以“网络民族主义”作为题目发表的论文,数据统计及分析结果如下:2006年共有4篇,主要结合当时国际国内形势,侧重于对网络民族主义的兴起原因进行分析;2007年共有2篇,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于网络民族主义的政治社会功能的探究;2008年共4篇,将对网络民族主义的功能研究首次扩展至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开始研究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影响;2009年共有10篇,开始将受到网络民族主义影响最为深远的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对“愤青”现象进行剖析;2010年共11篇,首次研究作为一种社会思潮的网络民族主义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功能,并开始探究其对于中国外交进程与决策产生的影响,由此可见网络民族主义日渐兴盛;2011年,共有7篇,学者主要集中对青年在网络上所展现出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分析研究,同时研究领域扩展至新媒体传播领域;2012年共14篇,研究内容扩展至政府应如何引导网络民族主义以增强政府合法性及实现政府管理进而实现社会转型等问题,同时开始重视互联网中青年领袖在网络民族主义传播中所起的作用;2013年共11篇,研究内容倾向于分析网络民族主义对社会舆论、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政府在处理外交事务和决策时受到的影响;2014年共6篇,学者对于网络民族主义的产生原因的研究扩展至对于整个社会生态的分析,亦有学者将研究视线转向网络这一新媒介自身的性质与作用上,从而分析民族主义得以兴起和发展的原因;2015年共有8篇,学者倾向于关注网络民族主义中较为极端偏狭的情绪及行为对国家发展产生的影响,着眼于对网络民族主义的理性建构需求;2016年共14篇,学者认识到网络民族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存有的潜在的积极合理作用,另外该年随着“帝吧出征”、南海争端、台独问题等事件发酵,新闻与传媒学科领域对于网络民族主义的研究大量增加;2017年共有9篇,随着网络民族主义事件在社交媒体上的日益增多,学者们对于“小粉红”等新兴网络民族主义生产与消费者进行了大量研究,重点研究网络民族主义的发展对于国家认同建构的作用;2018年共有11篇,学者研究视角多样,分别从互联网使用个人、商业利益支持下的意见领袖以及主流媒体等不同视角分析网络民族主义的新特点、新形势。

(二)主要研究观点综述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可从中得知自网络民族主义兴起以来,学界对于其研究有着领域较广、内容丰富、系统性较强等特点,具体来看,主要对网络民族主义的概念内涵、类型、产生原因以及影响功能进行了相关研究。

  1. 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的概念内涵。就网络民族主义的内涵而言,学界有着基本一致的观点,即认为民族主义是“网络”与“民族主义”结合的产物,是民族主义这一社会思潮在互联网时代的新表现形式。如,罗迪、毛玉西,牛勇,陈辉,谷士刚等学者均认为,网络民族主义就是“网络 民族主义”的有机结合,民族主义通过借助网络这种新型媒介传达出来,对虚拟与现实两个世界均具有空前的影响力。在现代社会中民族主义找到了适恰且充分的载体,因此得以实现其目的。[1]其他一些学者从另外的视角对网络民族主义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如,王军认为网络民族主义是互联网上中国人隐性和显性表达民族主义情绪和思想,传播和制造民族主义情绪和言论,基于民族主义心态而破坏和攻击他国网站的行为。这一观点主要是从微观个人层面出发,注重关注网络民族主义的主体构成、主体意识和行为。[2]卜建华认为,网络民族主义是指民族主义在互联网的延伸与发展,是网络时代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它源于民族主义与全球化冲突,其实质是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全球化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冲突,其功能效应有正负之区分,其最终发展趋势逐渐减弱。[3]刘忠泽认为网络民族主义是一个复合概念,包括传统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甚至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想,网络民族主义由于结合网络自身的特性而产生了新特点以此区别于传统民族主义。[4]尽管不同学者研究侧重点不同,对网络民族主义内涵的阐释不尽相同,但均认可网络民族主义是传统民族主义与新型媒介互联网的结合体,是民族主义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表现形式。
  2. 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的性质特征。学界认为网络民族主义均具有突发性、爱国主义色彩以及表达的理性与非理性交织等特征。如卜建华、赵金亮认为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是一种“内向型”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5]谷士刚认为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除了具有以上特点之外,还具有“极端的言行与客观冷静的思考及理论建构同在、网络言行与外化的现实行为的关联性”等特征。[6]李蒙爱认为,网络民族主义除了具有突发性和影响广泛等特征,还具有信息复杂和难以控制等特征。[7]柴素芬认为网络民族主义具有网络舆论的特点,如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广泛性,舆论形成的效率较高,表述相对自由,内容具有多元性等特点。[8]
  3. 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的产生原因。网络民族主义的产生既由于现实社会发展的影响,又有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商用化。卜建华认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技术保障;政治文明是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兴起的制度性保障;国家利益受损和民众意识的觉醒是我国民族主义再掀浪潮的根源所在。[9]陶文昭认为网络民族主义的强弱还受到政策趋向的影响,网络民族主义与国家的战略意识形态取向、有关规范言论表达的政治尺度有关。此外,中国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孕育了网络民族主义的文化传统,中国改革开放的形势左右了网络民族主义的强弱。[10]谷士刚认为,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来看,网络民族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层的历史与文化动因,其中,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经历是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兴起的重要背景;中国崛起过程中与外部世界发生的一系列碰撞是网络民族主义高涨的诱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和民族虚无主义的再反思也促进了网络民族主义的发展;国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不断增强是当前我国网络民族主义高涨的一个重要原因。[11]
  4. 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的功能。潘亚玲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民族主义的重要性急剧上升。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更大程度上是理性的而非盲目的,这种理性民族主义态度对于引领中国迈进真正的复兴之路有着重要意义。[12]王军认为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政治社会属性和作用看,它正拓展着中国的公共领域,催生着中国市民社会的新构造,反映着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推动着网络内外中国大众的民族主义行动。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其信息获取能力增强、社会动员能力增强、所设计问题敏感程度高、引发国内外媒体介入以及决策者执政理念和方式的变化,能够影响中国外交进程与决策。[13]卜建华认为,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具有政治参与功能、意识形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政治社会化功能等。[14]

(三)研究不足与努力方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