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教学视域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16 05:08

深度教学视域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各种教育改革方式层出不穷。而基于改革的种种问题的暴露,深度教学的理念逐渐得到推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于国内外的有关深度教学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阐述,给予深度教学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相结合的教学研究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深度教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学生

一、文献综述

(一)深度教学相关研究及观点

1.国内研究

(1)深度教学的内涵

深度教学在近些年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词,李松林教授认为深度教学应着重在要回到课堂的原点,那么这个原点的关键则是在于教师要摒弃机械、死板的传授模式,更加强调价值和品质的层次性,让教学成为一种引导式的形态。[1]从李教授的理解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较,无疑是一种重大的突破,让教师能够去反思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定位究竟该如何把控,是对于教师教学的一种深刻提醒。

郭元祥、姚林群[2]、伍远岳[3]等对深度教学有一致的共识,就是深度教学从知识性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实现从表面的简单知识符号向深层的逻辑意义内容的渗透,侧重在内在结构的整合。这就可以将深度教学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深度”、“教”、“学”。深度应该理解为对知识的解读的层次性和丰富性,教则是提醒教师要关注课堂的过程、情境、意义等,学则是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从符号式教学向逻辑意义式教学的迈进,整个深度教学就是要实现从表层向内部的跨越,最为重要的不是教,而是在于学生的学,深度教学更像是为深度学习打下扎实的根基。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一种教学上的创新,值得一线的教师进行学习,在实践教学种注重深度,注重教与学之间的一张一扬。张创[21]、王玉婷[22]、张宁[23]等的文章都将深度教学定义是一种双边活动,是实现师生之间的交互。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深入课堂内部,经验、意义、知识的协同建构,促使学生得到发展。我认为此种理解是对教学的抽象概括,一个“双边活动”就剖析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