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反校园暴力”教学探索——以xx学校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09 02:08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反校园暴力的探索

——以xx学校为例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出现的问题也不少,中学校园这块净土正在遭受着社会风气的侵袭,并且形式严峻。校园暴力行为的出现,对卷入其中的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消极影响与危害。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发展的重要阶段,校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思想政治课是引导教育中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而且法律素质作为现代公民思想政治素质之一,目前已经列入中学思想政治课培养目标之中。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渗透反校园暴力内容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校园暴力; 初中; 思想品德课;探索

一、文献综述

校园暴力即校园欺凌,“欺凌”一词最早是由挪威学者Dan Olweus 在1978年提出的。校园暴力研究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日益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随后,这一问题陆续被各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界所关注。我国对校园暴力事件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各界专家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在校园暴力研究方面也积累了大量分析材料,取得了许多成果。

  1. 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学者对校园暴力的研究较早,研究的成果也较多。他们对于校园暴力的研究已经不仅限于个例研究,他们更多地研究校园暴力的成因、影响其发生的因素以及预防校园暴力的相关措施。归纳来说,国外学者研究现状如下:

关于校园暴力的形式。在美国,对“校园暴力”有着较为宽泛的理解。美国学者Batsche认为校园暴力不仅是指“受到攻击或者财产被侵害”,还包括“任何使学生、老师感到害怕或威胁的行动”。Zeira认为,校园暴力包括严重程度不同的多种行为,如欺负、言语威胁、群体犯罪、性骚扰、故意破坏行为等。从校园暴力的形式、概念来看,不同的学者专家在自己的研究中都有不同的定义,但总体来说,国外学者都基本认同挪威学者Dan Olweus对校园暴力行为的概念阐述。

关于校园暴力的原因分析。Oliver(1994)对美国中西部的学生以问卷形式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校园暴力会使一个虚脱的人变强悍,甚至有学生认为校园暴力能“教会”受害者该如何表现出适当的行为。世界卫生组织(2000)采用访谈的方法对15000位中学生进行访问调查,30%的学生认为校园暴力对他们来说已经构成困扰。这些学生中不仅有受害者,还有欺凌者。美国学者[1]Baker认为,校园暴力是具有发育弱点和暴力行为倾向的孩子与不能满足其需求的校园环境双方作用的结果。诺贝尔奖获得者、心理学家洛伦兹的侵犯理论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具有生物保护的意义。他从身体表征、遗传与精神异常方面来探讨校园暴力的生理原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