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民生态意识的培养路径探究——以丽水市松阳县赤寿乡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09 09:08

《美丽乡村建设境遇中农民生态意识的培养路径探究》文献综述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无疑是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不可忽视的主力军。因此,要实现十九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目前,学术界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些具有启发性、建设性的成果,为如何培养农民的生态意识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对国内外学者的大量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梳理。

关键词:美丽乡村; 农民; 生态意识;

  1. 文献综述

从世界范围看,生态环境得到广泛重视始于 1972 年 6 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讨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会议讨论了当代世界的环境问题,形成并公布了著名的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具有 109 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 ,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而努力。之后讨论并形成的纲领性文件有《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 世纪议程》、《京都议定书》等。中国作为联合国的一员,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理应肩负起保护并治理国际生态环境的责任。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无疑是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不可忽视的主力军。因此,要实现十九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近年来,面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巨大压力,国家标准委、质检总局于2015年5月27日发布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版,为“美丽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为响应中央号召,浙江省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文件,如《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浙江省美丽乡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出台均为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

浙江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虽然占有领先地位,但是在其建设的进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政府出台的各项相关文件,虽然具有理论高度,但是忽视了参与者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农民生态意识的淡薄而造成实际行动的低效。这正是我们在调研中要重点探讨的问题,要知道生态意识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起着精神引领和思想奠基的作用,但是目前国家关于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的手段大都以宣传为主,效果甚微,所以在此次调研过程中,我们希望用更加宽广的视野寻求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多样的方法来帮助农民提升生态意识并最终助力政府的“美丽乡村”建设。

  1. 农民缺乏生态意识的原因

何淑娟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原因是农民缺乏生态意识的根本原因,她以安徽省为例,指出改革开放 30 多年以来,安徽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村生产规模、生产条件、

经济总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财产性和转移性 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农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均得到较大改善。虽然 安徽农村经济相比之前得到了较大发展, 但依然存在一些较突出的问题。首先,据安徽省统计局统计显示, 2002 年以来,安徽农民人均纯收入在中部六省中为最低,比起 全国平均水平更是低很多;其次,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较大。再次,农村内部收入存在较大差距, 两极分化加剧。往往是高收入户增长较快, 低收入户增长较慢甚至减收; 最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公共财政,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缺乏政策、法律支持不足,这些都对农民权利保障产生不利影响。

王怡珊认为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方面的原因是农民缺乏生态意识的根本原因。她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制约农民生态意识的根本因素是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对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农民生态意识薄弱具体表现为一些农民对于自己所处的生态环境问题没有根本的了解,既不关心自身周围的环境问题,对于已经出现的环境问题更谈不上保护。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农民不重视自己及子女的环境思想教育,所谓“读书无用”的消极观念在部分农民中仍根深蒂固。正是由于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低下,很多农民根本不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要想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首先要对其进行文化层次的提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