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富裕农民再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杭州市仓前镇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29 11:08

失地富裕农民再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杭州市仓前镇为例

文献综述

【摘要】: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数量急剧攀升,农村土地征用面积越来越大,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本文在现有国内外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研究。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的研究对国内学者来说,一直是非常热门的课题,其中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研究议题大体可以分为五类。第一,是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相关概念界定。第二,是对目前失地农民就业现状的描述。第三,是对造成失地农民就业难的原因分析。第四,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相关概念界定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中出现的一个特有概念,“失地农民”在概念界定上依旧存在争议。如:以李富田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失地农民是指近5年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被完全征占、完全丧失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农村居民。这些“农民”有可能在户籍身份上转化成了城镇“居民”,但是由于身份转化的时间很短,并且没有真正享受到“市民”的待遇,所以,无论是在城市人看来,还是他们自己看来都还是农民。有三种情况不是属于本文所指的失地农民:(1)由于非城市化原因而失地的农民;(2)由于城市化而失地,但只是部分失地,没有完全丧失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农民;(3)土地二轮承包后新出生而完全没有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所谓“隐性失地农民”。(2008年)但有一些学者在失地农民是否要求土地全部被征收以及失去土地的原因等方面有不同的观点,如:以刘家强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失地农民是指因各种不同的原因而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失去的土地包括退耕还林、退草还牧的部分土地,包括因自然原因而损毁以致无法再继续耕作的土地,还包括修建道路、绿地等公用设施或者是扩大城市城镇规模而被各级政府征用或被单位及个人租用的土地。(2007年)在他们看来,失地农民主要指土地完全被征用或土地被征用后人均耕地不足0.3亩的农民,并且失去土地的原因也不仅仅局限于城市化的原因。另外还有一些研究提出了失地农民的相关衍生概念,如: 失业失地农民是特指那些在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失地农民。这一概念特别突出了这一特殊群体处于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显著特征。另外罗拾平对失地失业富农则理解为:按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惯例16- 60 周岁视为劳动年龄; 有劳动能力指无疾病、非残、非孕等; 没有从事任何职业指无工作岗位和工资( 在校学生、待学人员、离退休人员等除外) ; 暂时指调查之前的四个星期内;无经济生活压力指自身或家庭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或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 即使失业也不存在日常生活上的压力。

对失地农民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为进一步研究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奠定了基础,同时,科学严谨地界定失地农民的相关概念,也是有效实施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政策的前提条件。

  1. 目前失地农民就业现状描述

对目前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我们发现对我国失地农民就业现状的描述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通过对某一地区开展调研,在此基础上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出结论。而是在国家发布的数据或报道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我国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虽然研究方法各有不同,但对中国失地农民就业现状的描述大体相同。总的来讲,我国失地农民就业现状有如下特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