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县城的人口特质及其社会影响——以陕西省泾阳县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09 02:08

西部县城人口特质及其社会影响研究综述

摘要:县城作为城市化发展中的一大主体,与纯粹意义上的农村和城市不同。它处于乡土情怀和现代都市的夹缝中,乡土文化与商业文化的碰撞和冲突下县城丧失了自身特色的文化精神。当前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创新人才匮乏、缺乏文化活力、发展动力不足、城市化进程缓慢等诸多迹象,县城何以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弱势地位,本文就人口特质角度对西部县城的社会影响展开讨论研究。“县积而郡,郡积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西部县城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东西发展差距,全面协调可持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县城;人口特质;社会影响

一、文献综述

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行政区划数据,全国已有县级市361个,县1397个,县级区划2850个。然而受人口、资源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限制,它们与大城市的差距很大,城镇化发展的能力较弱。在追求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发展的当下社会,县城争先恐后地迅速开展了盲目的城市扩张,拆迁和旧城改造、开发区建设、以缩小和大城市之间的差距。而居住楼房过剩、大规模的烂尾项目、环境破坏和土地资源浪费等局面却无人顾及,县城仍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弱势地位。“县积而郡,郡积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 县城作为城市化发展中的一大主体,与纯粹意义上的农村和城市不同。它处于乡土情怀和现代都市的夹缝中,乡土文化与商业文化的碰撞和冲突下县城丧失了自身特色的文化精神。正是县城的独特性,决定了其人口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当前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创新人才匮乏、缺乏文化活力、发展动力不足、城市化进程缓慢等诸多迹象。然而,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县城差异性明显,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县城与经济发达的东部县城应当有圈套不同。其何以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弱势地位,本文就人口特质角度对西部县城的社会影响展开讨论研究。

近年来,国内对于县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县域经济发展和对县域城镇化建设规划的研究,提出了多种县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路径。但是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东部沿海等发达的地区,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研究相对较少,其研究结果和经验总结并不完全适合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县域城镇化。且对县城人口特质与其社会影响这一视角研究较少,目前的研究现状如下:

1.关于县域城镇化的研究

王婧、李裕瑞(2016年)合著的《中国县域城镇化发展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利用2000和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借助空间分析方法揭示近期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格局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结合多元回归模型探讨城镇化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中国城镇化发展类型区划分。徐顺娟(2010年)的《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铜梁县城镇化发展研究》为铜梁县在宏观环境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因势利导,保持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城乡统筹提供借鉴。巩敏(2016年)《扶风县城镇化建设研究》以扶风县城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归纳总结当前国内外关于城镇化建设的研究情况,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关于扶风县城镇化建设的研究展望。然后通过对城镇化建设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的陈述,为扶风县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