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行为及其应对方法探究 ——基于社会心理视角的分析文献综述

 2022-08-09 09:08

网络暴力行为及其应对方法研究

——基于社会心理视角的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从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为出发点,转向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探讨。其中主要涉及“网络暴力”行为的概念、产生根源、应对措施的浅析,以及该问题的一些可能发展趋势。

关键词:网络暴力;互联网;社会心理;发展趋势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令世人始料未及,并迅速使中国步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对于人们的日常活动而言,已尤如空气般不可或缺。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充分分享自己的见闻,发表自己的言论与观点。

在中国,互联网之于大众使用的主要载体为微博、微信、贴吧、论坛、QQ等社交软件,这些软件基本上都拥有巨大的使用群体。据统计,仅微博运营商中的新浪微博,截止2016年9月30日,月活跃人数达到2.97亿,日活跃用户达到1.32亿;即时通讯类软件中,截止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月活跃用户数达8.06亿,另一软件QQ月活跃用户为8.77亿;论坛类软件里,截止2015年的资料显示,百度贴吧已有10亿注册用户,820万个主题吧,月活跃用户近3亿,日均话题总量过亿,日均浏览量超过27亿次。这些数据表明,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互联网已经以各种载体的形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此可见。21世纪被称为“互联网时代”或“信息时代”是一点不为过的。

然而,当人们享受着互联网在信息搜寻、言论表达、交流互动、资源共享及娱乐消遣等方面便捷的服务时,一种被冠名为“网络暴力”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并因其广泛而深刻的负面效应常常引爆舆论场域的纷争焦点,以致人们对正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抱以“喜忧参半”的纠结心态。

那到底何谓“网络暴力”?产生网络暴力的根源何在?对此,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作为一个社工,这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