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私家园林植物配置的声景营造艺术解析文献综述

 2022-08-03 02:08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声景”(Soundscape)一词最早由芬兰地理学家格拉诺(Granoe)在 1929 年提出,这个词类推于“景观”(Landscape)。加拿大音乐家和作曲家谢弗(R. Murray Schafer)于20 世纪 60 年代末首先阐释“声景”(Soundscape)的概念——“the music of theenvironment”,即在自然和环境中,从审美角度和文化角度值得欣赏和记忆的声音。基于谢弗的思想并通过大量的研究,“世界声景计划”给出了声景的定义:“一种强调个体或社会感知和理解的方式的声音环境”。这清楚地表明声景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件来理解的,通过声音来理解人们在特定的时代中与环境作用的方式。因此,有学者建议对声景的认识应从声音、听者和环境三个要素来理解。西方声景学概念的提出,引发了人们对周围环境对人们除视觉以外的其他感觉器官的影响的进一步思考,并引导人们开始从听觉这个角度对城市开放空间进行规划与设计[1]。当人在欣赏将环境景观时,不仅仅是眼睛在看,耳朵也在听,所以声景的营造也尤为重要。在中国,随着社会发展,园林性质从皇家或士大夫私有转变为国有或地方公园。园林功能也从供少部分人享受转变为供广大人民群众欣赏,随之带来大量人流。随着园林功能的改变,园林中声源的种类增多、结构变化。新的声源包括人的活动声,如:交谈声、脚步声等;现代添加的人工声,如:背景音乐、喷泉等[2]。这些现代声源成为园林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植物配置就是运用自然界中的乔木、灌木、花草及地被植物等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组合,使之成为一幅既符合生物学特性又具有美学价值的生动画面。植物是造园必不可少的要素,历来中外园林首先是植物美感享受的对象[3]。虽然我国传统园林著述中并没有系统的提出声景理论,也很少有人把植物配置与声景营造联系在一起,但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却十分重这两种元素之间的联系,注重营造一个具有诗情画意的观赏空间。拙政园的“听雨轩”、“留听阁”则借芭蕉、残荷在风吹雨打所产生的声响效果而给人以艺术感受;承德避暑山庄的“万鹤松风”景点,也是借风掠松林而发出的瑟瑟涛声而感染人的[4]。

南京也是六朝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植物资源,本研究将对南京主要的私家园林的声景景观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植物这一设计元素为主,结合声景学、园林美学理论、植物配置的一些理论与园林实例,分析归纳南京私家园林植物种植的主要种类与基本配置方法,寻找私家园林中特别的声景营造,将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总结其植物配置的声景营造特点,凝练园林声景创造艺术和法则,为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中声景的营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1.2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概况

声景(soundscape)是一个复合词,是由sound和landscape。两个词演化而来。相对于“视觉景观”而言,是“听觉的景观”。其意义是“用耳朵捕捉的景观”或听觉的风景。声景观与传统意义上的声有以下区别:

①从单个到整体的转换:声景观研究的是多数个别的声音组合而成的整体声音效果及其所创造的环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