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遗产价值认同研究文献综述

 2022-06-20 11:06

《大运河遗产价值认同研究》文献综述

摘 要::中国大运河承载着十分重要的经济文化发展战略价值。政府和专家作为遗产认定的主体,往往忽略了公众在文化建构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部分专家学者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价值认同的调查研究,梳理、总结了相关文献,拟结合进一步的问卷调查分析,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大运河遗产,价值认同,公众话语

  1. 前言

2014年,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唯一仍在使用的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将其定义为“工业革命前世界上最大、最广泛的土木工程项目hellip;hellip;在确保国家经济繁荣和稳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被认为是从历史、 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对全世界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这意味着作为人类社会共同的文明财富,世界各国、各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肩负着对它们的保护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大运河做出重要批示,要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随着各地运河文化研究院的建立与政府保护工程的实施,学者们也分别在历史、地理、经济、生态、旅游、水利交通等各学科领域针对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展开广泛的研究讨论。

  1. 国内外相关研究
  2. 国内外对于大运河遗产规划保护现状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截至2019年 7月,全世界已有1121项世界遗产列入名录。我国于1985年签约,目前以55 项遗产项目之多与意大利共同位列数量榜榜首。

张崇指出,随着全社会对世界文化遗产申请、保护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国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遗产实践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政府发挥了对遗产保护利用的主体性作用,社会公众的参与程度相对较弱,大多集中于对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

  1. 国内外对遗产保护中公众话语权的研究现状

Smith认为,遗产专家习惯于以一种精英主义的视角强调遗产的美学和纪念性的静态价值。然而这种话语体系可能引发与公众话语或本土话语的冲突。例如,Yan 在对福建土楼(2008 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调研中发现,官方话语强调土楼所体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土楼作为人类共同财富的价值,然而作为居住者的当地人则将土楼视为私有财产。基于世界遗产保护公约,诸如公共卫生等一系列强制性保护政策的制定不仅限制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忽视了他们在遗产保护上的能力,反而造成了冲突与不和谐事件的发生。

大量研究表明,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同与情感对其遗产保护行为具有积极作用。柳红波等通过对嘉峪关关城景区游客的调查研究发现,游客对文化遗产保留的认同对其遗产保护行为具有积极影响。唐文跃等以安徽西递、宏村、南屏三地调研为例,发现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对其资源保护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胡小海、黄震方在周庄古镇居民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居民的情感因素、认知因素对其保护行为具有积极作用,而利益因素和政策因素则不影响保护行为的发生。王永桂和赵士德基于对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居民的调查,发现文化自信和文化归属对于文化保护行为具有正向影响效应,其中,文化认同作为中介变量强化了居民的文化保护行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