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动量型交易策略文献综述

 2022-11-10 11:11

文 献 综 述

动量型交易的由来:

Jegadeesh与Titman(1993)在对资产股票组合的中期收益进行研究时发现,与DeBond和Thaler(1985)的价格长期回归趋势、Jegadeesh(1990)与Lehmann(1990)的以周为间隔的短期价格回归趋势的实证结果不同,以3到12个月为间隔所构造的股票组合的中期收益呈现出延续性,即中期价格具有向某一方向连续变动的动量效应。Rouvenhorst(1998)在其他十二个国家发现了类似的中期价格动量效应,表明这种效应并非来自于数据采样偏差。事实上,动量交易策略,也有称相对强度交易策略,在实践中早在这些研究之前就已有了广泛的应用,如美国的价值线排名的利用等。

动量交易策略(momentum trading strategy)又称为惯性策略、相对强度交易策略(relative strength trading strategy),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和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准则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行为金融意义上的动量交易策略的提出,源于对股市中股票价格中期收益延续性的研究。关于动量交易策略的大量研究表明:第一,价格惯性策略是有利可图的;第二,这种超常收益与价格对企业收入突变的缓慢调整相关;第三,分析师们的盈利预测是缓慢调整的。

主要依据:

动量交易策略主要论据是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和赌博投机心理。 研究认为动量交易策略能够获利,存在着许多解释:一种解释是,“收益动量”,即当股票收益的增长超过预期,或者当投资者一致预测股票未来收益的增长时,股票的收益会趋于升高。因此,动量交易策略所获得的利润是由于股票基本价值的变动带来的。另一种解释是,基于价格动量和收益动量的策略因为利用了市场对不同信息的反应不足而获利。收益动量策略是利用了对公司短期前景的反应不足一一最终体现在短期收益中;价格动量策略利用了对公司价值有关信息反应迟缓和在短期收益中未被近期收益和历史收益增长充分反应的公司长期前景。

主要操作步骤:

动量/反向策略是指买入赢家/输家组合,同时卖空输家/赢家组合的交易策略。其主要步骤为:①确定目标证券市场作为交易对象的范围。②选定一个时间长度作为证券业绩评价期,通常称为投资组合的形成期或排名期。③计算形成期各样本证券的收益率。④根据形成期各样本证券的收益率的大小,对目标市场所有样本证券进行升序、降序排列,然后等分成若干组,其中收益率最大的一组称为赢家组合,收益率最小的一组称为输家组合。⑤形成期之后或间隔一段时间后,再选一个时间长度,作为卖买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后的持有期限。⑥连续或间隔一段时期,不断重复 ②一⑤行为。⑦业绩评价。计算动量/反向策略各持有期的回报率均值及t统计值,如果t统计值表明动量/反转策略的收益率显著大少0,实业界则称动量/反向策略成功,学术界称存在动量/反转现象,反之亦反。

动量/反向策略应用局限性

动量/反向策略的理论假设是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通过模型开发、大势研判和个股选择可以获得超常收益,而且对于优秀的投资者来说,这种超常收益在一定程度上是持续的。从技术层面上看,一方面随着这种零成本的套利策略的普及,动量/反向现象将消失;另一方面动量/反向策略必然结果是频繁的交易,大量的交易成本抵消动量/反向策略的赢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