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数字货币推进背景下跨境结算业务的监管研究文献综述

 2021-10-25 21:29:45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跨境贸易快速发展,跨境支付的作用日渐凸显。

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最近5年来,全球跨境支付的规模每年以6.5%的速度在递增。

传统的跨境支付是以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支撑体系,存在着耗时长、费用高、资金占用率高等问题。

近年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主权数字货币的兴起虽然提高了支付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但也因其去中心化、匿名性等特点给跨境支付活动的监管带来挑战,特别是在反洗钱、消费者保护、税收和资本管制等方面。

主权数字货币能有效解决去中心化和匿名性等问题,多国正积极推进主权数字货币的发行进程。

因此研究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和对跨境支付结算监管问题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非主权数字货币与主权数字货币的差异(一)两种数字货币的定义 目前对数字货币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定义和分类,缺乏权威的规范化说明。

部分学者认为数字货币是一种脱离主权的全新货币种类,根据计算机算法产生,存储于电子设备,通过分布式记账实现交易,是能够满足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职能的价值载体(刘薇,2017;Yermack,2015)。

俞佳佳(2016)认为数字货币等于电子货币或虚拟货币,将数字货币定义为依靠密码技术来创建、发行和实现流通的电子货币。

卞志村(2017)则认为数字货币特指央行发行,与现金并行的法定电子货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