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2022-11-18 02:11

金融发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研究综述

金融发展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前沿的研究主题。国务院常务会议2009年4月8日正式决定,在上海和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标志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已经由计价货币提升至结算货币,踏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

所谓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指经国家允许指定的、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的结算。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最新发布的《2016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4.03万亿元,其中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分别发生3.18万亿元、8496亿元。我国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于2009年7月开闸试点以来,累计结算量已超40万亿元,较2009年试点初期的36亿元,增长了1.1万倍。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大都采用主要的国际货币进行结算。一笔贸易款项涉及环节多、到账速度慢、中间费用高,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了经营效率。同时受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结算货币汇率大幅波动的影响,使用第三国货币进行贸易结算时面临较大的汇率波动风险,而以汇率相对稳定的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有助于我国和贸易伙伴互利互惠。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中,我国金融机构需要为人民币的跨境结算提供账户开设、货币收付以及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并且金融部门效率的高低与金融体系的健全程度都会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Ito和Chinn,2014)。[1] 在人民银行规定的政策范围内,商业银可直接为企业提供相关结算服务。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市场利率化”及“金融脱媒”的驱动下,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也将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带来巨大的影响。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课题,国内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研究多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在经验研究上多借助他国货币的国际化来研究人民币的国际化,对金融发展如何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实证分析比较少。

一、早期的理论支持

戈德史密斯 (Goldsmith,1969)首先提出金融发展理论的“结构观”,认为金融结构是各种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金融发展是金融结构的变化。随后,肖 (Show,1973)和麦金农(Mckinnon,1973)提出金融深化理论,赫尔曼(Hellmann,1996)等人提出金融约束理论,这些理论都是研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金融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默顿和博迪(Mertonamp;Bodie,1995)将金融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金融功能上,认为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便利资源的配置。白钦先教授(2000)提出了更为一般的金融资源理论,认为金融资源是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可以划分为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三个层次。[2]

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理论起源于 Swoboda(1968)对货币交易成本与结算货币选择关系的开创性研究[3],后来西方学者又从交易成本视角转向利润最大化视角进行研究,丰富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的理论内容。总的来说,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选择有三种:出口国货币、进口国货币和第三国货币。相对于进口国货币,出口国货币更易被选为结算货币;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主要以发达国家或第三国货币结算。影响结算货币选择的因素还包括外汇市场风险、贸易规模、出口商所在国工业结构、需求价格敏感性等等。[4]

二、从我国实际出发的理论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