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贴对新能源汽车公司创新行为的影响分析文献综述

 2022-05-22 20:27:18

1.前言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被认为能减少空气污染和缓解能源短缺。在当今提倡全球环保的前提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导向与目标。自“十二五”进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直是国家政策引导的持续发力点。政府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

2.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有了飞跃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此同时环境却受到了很大的污染,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的基础上,人们在物质满足的前提下对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再加上石油资源的紧缺,给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它也是汽车市场发展的总趋势,是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必然要求[1]- [2]

事实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较晚,当我国正式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时,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而我国是在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相关的研究才开始多了起来。

2015年上半年,仅国家部委就新出台了近10项新能源汽车鼓励支持政策,包括减免新能源车船购置税、开放电动乘用车准入等。对新能源汽车企业产生了极大的创新激励效果。经过多年来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动力电池、整车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到整车设计制造,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等完整的产业链,具备了产业化基础。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目前新开发出来的新能源汽车有燃料电池汽车、太阳能汽车等等,还有很多待开发的新能源类型。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不仅仅是政府为了应对空气污染出台的政策产物,更是符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建设的时代标志。

新能源汽车发展要实现稳中求进,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政策要“稳”。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企业要“进”。企业应通过竞争与创新,加强技术进步和产品进化,提升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11 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1 万辆和9.5万辆,同比下降 36.9%和 43.7%,这已是 2019 年下半年以来的第5个月连降,且降幅呈扩大之势。在产业孕育和兴起初期,政府对其通过一定补贴加以培育是很有必要的。但随着产业逐步成长成熟,补贴最终要退出,实现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应当看到,虽然财政补贴退坡是大势所趋,但退坡的幅度和节奏也很重要[3]。政府如何制定相关政策,企业如何借助政策导向创新发展是我们所亟需考虑的问题。

本文收集了近年内相关文献资料26篇进行综述。深入探讨了政府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创新行为的影响。

3.国外研究现状

相较于对新能源汽车技术提高与突破本身的研究,国外学者对新能源汽车政府补贴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在现有文献中,美国学David Diamond运用横截面分析方法,研究了美国政府的补贴刺激政策对推进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 EV s)发展的影响,表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汽油价格有非常紧密的关联,而政府补贴刺激对其的影响则相对较弱[4]。法国学者 Reneacute; Aiuml;d,Imen Ben Tahar(2015)通过动态模型追踪了电动汽车的应用,认为对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动力来自于生产的边际回报率和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从而 探讨政府 的最优 补贴 价 格 [5]。 荷 兰 学 者Martijn van der Steen、R .M .V an Schelven、R .K otter、M .J.W .van Twist、Peter van D eventer(2015)则对比了欧洲和美国加州政府的不同策略,认为现行的政府政策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短期目标较为有效,而对于长期目标则效果不够明显[6]。Mauer D C 、Ott S H提出了一个确定最小化这一问题的政府区位补贴数量和结构的模型。将公司更换地点的决定建模为一种选择,其价值取决于随机运营成本、更换地点的成本以及政府提供的补贴[7]。Lingyu Wang(2017)以新能源产业为研究对象。根据2010-2014年新能源行业的面板数据,我们发现政府补贴与资本结构呈弱正相关,但与新能源行业企业成长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政府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新能源产业企业的发展。但也发现,新能源产业仍然面临着债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8]。Jizi Li、Yaoyao Ku、Chunling Liu、Yuping Zhou针对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燃料汽车制造商和政府这三大市场主体,考虑电池回收率和消费者环保意识,建立了非合作博弈模型。分别在补贴政策、单一信用双重信用政策和双信用双重信用政策三种情况下,对政府和制造商的最优决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两种政策下,电池回收率是影响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竞争地位的最关键因素[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