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企业的货运服务研究——以某公司为例文献综述

 2022-05-15 22:45:10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快速发展,车联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车联网是借助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车内、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服务平台的全方位网络连接,提升汽车智能化水平和自动驾驶能力,构建汽车和交通服务新业态。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服务内容,车联网行业的货运服务也变成了车联网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2 国外研究现状

  1. 关于车联网行业的研究

回顾车联网行业的标志性事件,2004年,美国交通运输部联合福特等汽车公司共同启IntelliDrive/VII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安装车载设备和部署路边单元,实现车辆对周围环境信息的有效获取,并实现对Wave(Wireless Access in Vehicular Environments)/IEEE1609协议的认证[1]。2009年12月,美国交通部发布了《智能交通系统战略研究计划:2010-2014》(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 Strategic Research Plan:2010-2014),首次提出了车联网的构想,旨在使用无线通信网络将全国的地而交通系统连为一体,通过各方信息的交互来实现安全、高效、环保的交通运输[2]。在欧盟委员会的协调下,欧洲ITS(Intelligent Tranaportation System)组织于2003年提出了Safety的概念,并将交通安全和效率作为主要目标,同时注意改善用户的行驶环境。在该理念的指引之下,欧洲ITS组织开展了多项具体的科研项目,包括车路协同系统Drive C2X[3]、(Cooperative Vehicle Infrastructure System CVIS)[4]。2013年6月,荷兰、德国和奥地利完成签署协议共同合作智能交通项目Cooperative ITS Corridor即联合智能交通走廓项目,旨在通过V2X通讯技术在中控基站管理交通和路上的所有车辆[5].2014年瑞典宣布建立Asta Zero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试验场作为一个开放的国际性平台,服务于全球的汽车制造厂商、供应商、立法机构、道路管理部门、学术以及技术机构在内的利益相关方[6]。2014年美国交通部宣布,决定推动车-车(V2V)技术在轻型车上的应用。安全气囊之后的第三代安全技术,是维持美国处于全球汽车工业领导者地位的重要角色[7]。2015年7月20日,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专门为测试智能互联驾驶技术的封闭式实验街区一一Mcity正式开放[8]。日本的智能网联车辆技术研宄主要通过Smartway计划来开展。Smartway计划由政府与民间23家知名企业共同发起,利用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将人、车、路通过信息联系起来,道路与车辆能因为信息交互双向传输而成为Smartway与Smartcar[9]

  1. 关于货运服务的研究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车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货运服务水平,服务水平的高低成了一个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Haskett 等学者于 2001年提出了专门针对货运服务企业的利润链理论,即服务利润链。“服务利润链理论主要说明阐述了企业与价值增值、利润、员工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提出盈利能力、客户忠诚度、员工满意度和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服务价值链的基本逻辑是:企业的盈利能力高低主要取决于客户忠诚度;而客户忠诚度取决于顾客是否满意;顾客的满意程度取决于顾客的要求是否得到满足,以及所获得的价值大小;价值大小最终是通过工作效率高、对公司忠诚度高的员工来创造;而此处的忠诚度由其对公司的满意度决定;员工的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公司内部是否给予了高质量的内在服务。服务利润链理论的观点,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效益,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10]。 霍顿、帕帕斯和希恩(Houghton,Pappas amp; Sheehan,1999)提出,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发达国家经济的产业无论是构成、内部活动还是产业之间的关系都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发展而发生改变,这其中“服务”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因为,产业分类统计的方法还停留在太过死板的传统形式,产品制造和服务环节之间的关系被忽视。学者们提出了一种新的产业分类方法把整个经济划分为产品生产行业(goods producing industry),与产品相关的服务行业(goods-related service industry)以及服务行业(service industry),通过这种分类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描述目前产业的实际情况。基于这种分类方法,他们提出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仍处于经济中关键位置,同时提出产品设计、制造以及营销有关的部门仍然是经济的重要推动因素,这些部门整合成一种“整合创造-服务部门”,这准确地展现出知识经济的特点[11]

3 国内研究现状

(1) 关于车联网行业的研究

由于我国车联网行业发展的重视,车联网行业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赵波在《信息技术与物流业》中指出物流信息化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运作平台,大大节约社会总交易成本。车联网是信息技术在物流产业和汽车产业具体应用,它必将会为节约社会交易成本做出贡献[12]。李佳民在《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中指出信息化是一个企业实力和竞争力的表现,是现代物流企业的生命线。现代物流必将突破国与国之间的界线。将整个世界大市场紧密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优配置[13]。王建强、吴辰文、李晓军在《车联网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中指出车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智能交通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物联网技术大有可为的一个重点领域[14]。苏静在《车联网技术应用综述》中指出车联网技术作为世纪的高新技术之一,受到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研发经费的不断投入,在不久的将来,车与路、车与人、车与车和车与基础设施的信息交互必将得到长足的进步[15]。芮祥麟在《大数据在车联网中的应用》中指出未来依托大数据及其关联服务,车联网将更智能化、实用化、个性化,并成为汽车产业生态链的核心价值。年被业界认为是中国汽车业拥抱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元年,互联网巨头们站在了车联网的门滥上,用娱乐、信息服务、位置服务、人工智能打破了车企维系了多年的堡垒,打开了汽车真正入网之门,也撬动了汽车企业的车联网战略之门[16]。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在物流交通和汽车行业的重要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从产业规划、技术标准等多方面着手,加大对车联网产业的扶持力度[17]。《2012-2020年中国智能交通发展战略》提出,到2020年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形成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要求的智能交通体系,实现跨区域、大规模的智能交通集成应用和协同运行,提供便利的出行服务和高效的物流服务[18]

(2)关于货运服务的研究

另外,为了推动我国车联网行业的货运服务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货运服务。胡志具体分析了体现货运服务的各项特性,并就经济性、安全性、时效性以及舒适性等服务质量相关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又对如何提高货运服务质量进行了思考[19]。肖增斌等结合我国货运服务的现状对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提高货运服务制定了相关改进提升策略[20]王宴平在总结国内外铁路、公路、民航等相关行业货运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货运服务的整体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找出了主要存在的问题,随后提出了货运服务综合评价模型,并依据模型的评价结果为改善货运服务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21]。鞠浩然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找出了影响货运服务的关键因素,建立了适用于货运服务评价的SERVQUAL模型评价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实例验证[22]。齐红妮构建了“实货制”下客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西安货运客户的满意度进行研究,并对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进行了验证[23]。李薇通过总结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找到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方法,构建了货运客户满意度评价概念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有效性与适用性进行了实例验证[24]。刘腾远将成熟的SERVPERF方法移植到铁路货运领域,通过结合当前货运服务的新特点,建立了一个由六大维度、二十二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出相应的调查方案,最后又以成都集装箱中心站为例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25]。



4 研究现状总结

综上,国内外对于车联网行业的货运服务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车联网行业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