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雾天气下运输车辆智能识别及安全预警系统构建文献综述

 2022-03-03 22:39:44

引言

雨雾天气是自然界客观的现象,是人们不可完全消除的自然现象。对于运输车辆而言,雨雾天气是不利于运输活动的,特别是恶劣的雨雾天气。运输车辆的安全性是整个运输过程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很多重大交通事故都是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在运输生产过程中,运输车辆经常会碰到雨雾等恶劣天气,给运输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本课题正是在综合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下,运用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智能识别雨雾天气,并提供安全预警,给运输安全提供技术保障。通过构建智能识别系统,加强对雨雾强度的检测和识别,并发出安全预警信号来提高运输车辆的安全性,有利于保障驾驶人员和车辆的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提高运输效率和经济性,对于当前经济和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国内外发展历程及现状

2.1研究背景及历程

当前社会经济活动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行业已显得格外重要。随着国家“交通强国”建设的提出,对如何加强运输车辆的预警安全性研究很有必要。

早期在汽车预警技术还不成熟的条件下,遇到雨雾等恶劣天气,运输车辆主要靠慢行刹车或简单报警装置等传统技术进行车辆预警。此时,车辆识别和预警技术很不成熟和完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对人员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随着数据和智能识别技术的进步,国内外研究者也将其运用于运输车辆的安全系统中。早期我国运输车辆的预警系统主要是理论研究,实际运用较少,因为当时国内运输车辆较少,还未大规模普及,交通运输行业还未兴起。

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Gibson等人才对汽车行驶安全等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关于汽车防碰撞概念及该系统的相关研究[1]。同期日本学界也开始了对于汽车前沿技术进行讨论探究,尤其对于汽车在防碰撞系统和目标识别环境感知领域的研究[2]。在九十年代初期,NHTSA开始对汽车的先进技术进行研究创建了智能汽车系统规划,对汽车防碰撞系统开展了研究[3]。利用数据信息采集技术,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集非电量或者电量信号,送到ECU系统进行分析处理,由控制中心发出预警指令,及时做到预警提醒,保护驾驶人员和运输安全。

2.2国外研究现状

车辆智能识别和预警系统是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运输车辆而言格外重要。二十世纪60年代开始,国外相关研究学者和汽车制造商就开始了相关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有些成果已经转化成了具体产业化的应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