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站点停车换乘设施(P R)效能评价与优化研究文献综述

 2022-03-21 21:01:51

轨道交通站点停车换乘设施(P R)效能评价与优化方案

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大城市因交通问题发展迟滞,2019年《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要求了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和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群)交通网;2020年国家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到要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两项政策均指向发展快速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

现今是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阶段,轨道交通站点换乘P R方案被提出、试用,但现阶段我国对P R停车场定价的研究仍不够;查阅资料,在2012年周乐等对站点停车设施布局优化研究后,一直无其他对站点位置布局优化的方案提出,而其方案在效用评价上仅以费差作为衡量准则[1]。为进一步探索研究,我们要在这里结合已有的P R方案和城市情况进行不同站点位置布局的效能评价及其优化方案的研讨。

P R(parking and riding)一般是指私人小汽车出行者在城市中心区外围停车, 换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通常以轨道交通为主) 进入市中心, 回程再利用公共交通方式返回到停车换乘设施的停车场, 然后驾驶小汽车返回出发地。停车换乘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促成了公交出行与小汽车交通方式的衔接,是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国外对P R的研究较多,并在大城市广泛运用P R小汽车轨道交通换乘,在各方面的模型上都有了多次的探究、迭代;由于国外研究都是按照自己的国情特征,P R换乘设施方案不能照搬照抄,国内现有关P R的研究还处在探索分析、初步运用阶段,大都是结合城市当地所做的出行者需求分析、行为分析等,仅有少量模型研究(重复性、对比性低)。

借鉴国外经验,在多个大城市建立了多批P R站点换乘设施试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并在持续建设发展中;我国现在正处于一个轨道交通事业高速发展、逐步取缔地面公交的时期,各种基础设施的投放都会影响到后期交通。P R停车换乘设施运营不同位置布局效能的评价对后续P R设施的合理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也有利于促进便捷快速公共交通网的建成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国内外相关研究

2.1国外对轨道交通站点停车换乘的研究

从六十年代开始,国外研究人员就对停车换乘问题进行了研究,至今已研究较深且仍在不断探索。20世纪三十年代,提出停车换乘观点,后六十年代开始研究到21世纪初基本完成适合在欧美国家的P R轨道交通站点换乘。20世纪后,研究方向转换如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