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藻胶裂解酶结构域的截断表达及性质研究文献综述

 2021-10-17 18:54:59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1.1研究背景褐藻胶(Alginate)是一种由巨藻、海带和马尾藻等褐藻中提取而得的高聚合度的酸性多糖,是细胞壁的主要组成物质[1]。

褐藻胶是由β-D-聚甘露糖醛酸(M)和α-L-聚古罗糖醛酸(G)通过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多糖[2]。

目前,褐藻胶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日用化工和农业等领域[3],然而仍存在一些不足:分子量较大,分子质量范围一般在104~106 U,凝胶性强,黏度大,不易被机体吸收等,使其进一步的应用受到限制[4]。

褐藻胶寡糖是褐藻胶经过降解而得到的一种低分子聚合物,具有溶解性好、稳定性强、易被吸收等优点,能有效克服褐藻胶的多种不足,其生物活性更为突出,如促进植物生长、缓解植物胁迫、抗炎、抑菌、抗肿瘤及抗氧化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褐藻胶寡糖的制备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新热点,其研究为褐藻胶寡糖等相关产品的利用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酶解法、化学法及物理法是现在主要的降解褐藻胶的方法[5]。

相对于化学法和物理法,酶解法有更高的寡糖得率,褐藻胶裂解酶作为生产褐藻胶寡糖的工具酶,具有反应效率高、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可控性强的特点,而且不会对褐藻胶寡糖的还原末端造成伤害,有利于定向制备褐藻胶寡糖,且酶解法产生的褐藻寡糖较其他种类的寡糖来说有更好的生物活性[6]。

因此对褐藻胶裂解酶的研究对于推动褐藻寡糖酶法制取在工业上的应用意义深远。

1.2褐藻胶裂解酶简介1.2.1分类:(1)根据褐藻胶裂解酶降解底物专一性的不同,褐藻胶裂解酶可分为3类:聚甘露糖醛酸(Poly M)裂解酶,聚古罗糖醛酸(Poly G)裂解酶以及两种底物均可裂解的双功能(Poly MG)裂解酶,其作用机制同碱降解法,是通过在寡糖的非还原端发生β-消除反应实现对褐藻胶的降解[7]。

(2)根据褐藻胶裂解酶的不同位点,可分为内切酶和外切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