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人规模的养老院食堂的设计文献综述

 2021-10-17 18:54:35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1.1中国老龄化趋势及特点

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一国家或区域 65 岁以上的人口占到总人口数的7%或 60 岁以上的人口占到总人口数的 10%,将其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衡量标准。中国是世界上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2015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全球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达1.44亿。根据人口资料局的数据,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3亿。预计80岁以上人口的增长速度将超过任何其他年龄组的。伴随着快速增加的老龄人口,中国的老龄化呈现了以下的特点:老龄化进程发展迅速;中低龄和高龄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地域间发展不平衡;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1.2老年人入住养老院的态度和趋势

根据润土咨询从 2011 到 2015 年对 6347 个健康老人实地走访取得的样本分析数据,与 2011 年相比,老人对子女送老人去养老机构的态度越来越积极,从 57%上升到 69%,而养老机构的接受度也大幅提高,从 27%飞升至 45%,整整上升了 18 个百分点。

在谢依玲等学者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南京市大部分老年人期望的当前养老方式是自己或夫妻料理,并且这部分老年人以后将有很大的可能选择住养老院,因此未来的养老趋势是养老院养老。大部分老年人不再期望子女养老,一部分原因是子女学业事业繁重,没有过多的精力和时间照顾陪伴老人,不能满足老人精神方面的需求。另一部分原因是子女家庭经济负担沉重,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照顾老人,这部分老年人不愿给子女带来更多压力。最后是老人与子女的思想观念不同,各自的生活方式不同,这部分老人为避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共同生活会产生的矛盾,更愿意选择自己照顾自己或者夫妻俩互相照顾,便于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1.3就餐的重要性

中国素来有一句古话:民以食为天。就餐是老人日常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老人的健康,还影响着老人的心情及生活品质。在养老设施中,老人就餐相关空间不仅承担着老人的就餐功能,还具有一定的多功能性,所以食堂在养老院的众多功能性建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满足老人的多样性需求、重视老人的自主性问题,可以让老人有更好的老年生活体验。饮食行为相关空间是整个饮食行为的承载场所,厨房决定了食物的品质及丰富度;而餐厅及周边空间所营造的用餐环境左右着老人就餐舒适度、多种相关社交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进而影响老人的就餐心情甚至生活的尊严感。因此就餐条件是判断养老设施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对就餐相关空间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符合老年人营养需求的膳食也是提高适老性的重要标准,我国老龄化时期是在整体社会经济水平落后发达国家,各项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条件下到来的,仅通过医疗卫生组织机构来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是不现实的,除了通常的临床药物治疗外,健康应从一级预防和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做起,增强老年人保健意识,通过加强老年保健、延缓衰老进程、防治各种老年常见病,有针对性的营养治疗与膳食管理模式也显得尤为重要,我国老年人存在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双重负担。老年人营养的缺乏或营养过剩,都会导致身体不能正常运转,引发健康问题。并且老年群体超重和肥胖率不断提升,分别为 31.8%和 11.4%。优化的膳食可以为老年人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使身体更加强壮,有效抵御患病的风险,延长老年人寿命,提高生命质量。

1.4老年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