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000 t 板栗饮料的生产车间设计文献综述

 2022-05-20 22:01:38

文献综述

年产10000 t板栗饮料生产车间设计

摘要:我国板栗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板栗的产量也在世界排名前列用。但是,板栗深加工产品不够,附加值低。用高品质、无病虫、霉烂的、饱满新鲜板栗和其他香料为原料,经打浆、研磨、调配等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饮料,选用板栗作为原料是因为我国板栗品质优良,产量高,营养丰富为世界群栗之冠。炒食后其肉质细密,香甜适口,十分受欢迎。板栗加工成饮料后,整体看上去浓郁协调,口感纯正柔和,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关键词:板栗饮料;发展状况;加工工艺流程;关键控制点

1.板栗饮料的概述

1.1板栗的概述

板栗原产我国,是我国食用最早的著名坚果之一,年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板栗品质优良,营养丰富为世界群栗之冠。炒食后其肉质细密,香甜适口,十分受欢迎。它的经济栽培区北起辽宁省的凤城县及河北省的青龙县一带;南达广州以及海南各个省市以及自治区;西部自甘肃、陕西起,东达江浙等沿海一带。涵盖了全国范围内20 多个省市和自治区[1] 。板栗不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而且还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干果。板栗的主要营养成分为淀粉和糖类,干板栗淀粉含量占干物质的45%~65%、蛋白质含量5.7%~10.7%、脂肪1%~2%、可溶性糖20%~27%、还原糖5%~18%、蔗糖3%~27%、粗脂肪2%左右。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VA、VB1、VB2和VC等多种维生素和N、P、K、Ca、Mg、Zn、Fe、B等多种微量营养元素。板栗中的VC含量要高于柑橘、苹果和梨,板栗中的Ca、K、Zn的含量高于山楂,Ca、Mg、Zn、B的含量高于红枣。板栗中的蛋白质含量和面粉比较接近但要比白薯高一倍以上;脂肪是水稻和小麦的2倍。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蛋氨酸等人体所需要氨基酸的含量超过FAO/WHO的标准,而赖氨酸是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第一限制氨基酸,苏氨酸是大米、小麦的第二限制氨基酸,色氨酸和蛋氨酸分别是玉米和豆类的第二限制氨基酸,经常食用板栗可以弥补人体在谷类和豆类中限制氨基酸摄入量不足,有利于改良谷类和豆类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经常食用板栗对改善人们的营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板栗被誉为“千果之王”,与桃、杏、李子、红枣并称为“五果”,在国外被称为“健康食品”,是属于延年益寿、健脾补肾的上等果品。中医认为栗果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之功能,并有益于高血压、冠心病的防治。在临床上,板栗还可用于治疗反胃、泄泻、腰腿软弱、吐血、便血、金疮等症。板栗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对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功效[2]

1.2板栗饮料的加工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