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合成菌株的筛选及相关基因表达研究文献综述

 2021-12-31 19:50:12

全文总字数:3383字

文献综述

一、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糖类是六大营养素之一,也是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对维持人正常生理代谢十分重要。

然而,自然界大量存在的葡萄糖和果糖热量大,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患、高血压、肥胖疾病和糖尿病等病症,因此患有这些疾病的人群都不能过多的食用含糖食品,蔗糖等在食品和药品上都要避免大量使用。

为了兼顾味觉和健康,一些甜味剂如阿斯巴甜以口感纯、热量低、甜度大的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中,标有无糖的饮料等也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由此可见,寻找低热量、高甜度的蔗糖代替品无论对于健康还是市场来说,都意义重大。

稀少糖是自然界中存在但含量极少的一类单糖和糖醇,其味类似于蔗糖,但具有热量低、稳定性高、甜昧协调、无吸湿性、无致龋齿性、耐受性高等优点,可以弥补传统甜味剂的不足,对改善特殊人群的饮食起到重要作用。

稀少糖类甜味剂中较典型代表是阿洛酮糖和塔格糖,除具有低热量特点,还在抑制血糖升高与体脂积累、清除自由基、神经保护、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生理活性作用,是糖尿病及肥胖症人群的新型甜味剂。

由于自然界中存在量少难于提纯获得,而化学合成成本昂贵。

因此,利用生物转化技术开发功能性稀少糖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

二、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990年, 日本香川大学 Izumori团队发现, 产碱杆菌属细菌A1caligenes sp.可以生产D-阿洛酮糖, 开辟了生物法制备D-阿洛酮糖的先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