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我国残障儿童福利政策的评估及完善研究文献综述

 2021-10-18 10:10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残障儿童基于其生理上、心理上、身体结构上的一些缺陷,一直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是需要国家、社会、公众等提供各种形式的救助,给予特别关心与照顾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特殊群体。

伴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社会各界也逐步把目光放在了残障者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生活状况上,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福利政策来保障其基本生活。

同时,在儿童福利政策中也日益关注残障儿童的成长,给予他们一定的社会援助。

但是,残障儿童的实际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很多残障儿童及其家庭依旧背负着很大的生存负担,残障儿童多项权益得不到相应保障,不能与普通儿童一样享受同等权利,正常融入社会。

本文将从残障儿童现阶段生存情况,我国福利政策发展进程,学界研究发现来总结相关文献内容。

一. 我国残障儿童福利政策基本情况在国际上,联合国就曾通过一系列保障残障儿童权利的相关文件纲领,而我国作为相关国际性文件的成员国,也在积极行动履行公约规定,践行行动纲领,推进纲要政策落实,使保护残疾儿童的各项权益得以实现。

在法律上,我国也有相关规定保障残障儿童的生活。

如1990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08年4月修订)是专门针对残疾人的一项立法,该法从残障人士康复、教育、就业、文化生活、福利、环境、侵害残疾人所应负的法律责任 7 个方面作了规定,有力促使残障儿童康复、生活、学习、福利、环境等方面权益的有效落实。

1995 年9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 38 条国家、社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根据残疾人身心特性和需要实施教育,并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

规定了国家、社会、学校应当为残疾人接受教育提供帮助和便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