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治理中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2021-12-12 11:12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大国,地震、洪灾、旱灾等突发事件都一直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如今社会发展的各种不确定风险因素的增加,灾害的应对和治理已发生由非常态化到常态化的转变,这对当前社会治理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意味着政府的治理能力面临更高的考验与挑战。

政府作为社会事务的主要管理者,应发挥主导作用,但在现实环境中,灾害治理离不开社会组织的参与,社会组织凭借其特有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尚未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和有序性开展的合作机制,我国目前对于社会参与机制还处于法律性的框架规定阶段,对于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机制还没有形成制度化的操作性指导与规范。

因此如何构建灾害治理中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运行机制与基本框架,完善多元合作的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彼此的自身优势,以此推进整体治理效果,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二、研究现状(一)国内研究现状随着我国自然灾害的频发,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关于社会组织参与灾害治理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已掌握的文献资料显示,国内关于合作治理的研究源于20世纪末,主要是对西方理论的转译与学习,直到21世纪初,国内关于合作治理的研究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

张成福教授全面整合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提出,主张挖掘并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由此我国对灾害治理的研究从政府角度开始转向政府、社会多方位治理。

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国基本确定多元主体参与自然灾害治理的主流思想。

在突发性灾害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从治理结构方面研究探索,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市场在内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

部分学者从正面肯定了政府社会市场多方合作,参与灾害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此类研究多集中在对于社会组织参与灾害治理的必要性、功能性以及优势作用方面的研究,并试图构建多元主体的合作机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