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2022-02-21 19:45:40

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可谓源远流长,从早期社会商人的“泛社会责任观”到19世纪初“消极的社会责任观”;直到20世纪3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才真正登上历史舞台,“贝利——多德”论战、“贝利——曼恩”论战一直持续到50年代;60年代管理学派与新自由学派展开的有关企业角色的论争在80年代被推向了高潮;80年代末美国学者掀起的关于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立法的大辩论一直持续到现在。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两者之间呈相互影响的关系。相关研究文献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国外研究主要以企业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的单变量相关关系研究为主,且研究结论不统一。我国国内研究的重点起初仅限于介绍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和我国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一些简单的设想,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领域从学习国外经验逐步发展到结合我国实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报告体系。在引入实证研究方法后,学者们对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从总体和分行业进行阐述,再结合不同学科理论,得出不同的结论。

一、理论基础

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严格的环境信息和社会责任披露需要承担实际的披露成本、专利成本和机会成本,那些规模越大、管理越透明的企业和对环境更加敏感的企业更加倾向于披露完善的社会责任信息和环境信息。这种观点主要受到两种理论支持,即资源基础论和自愿信息披露理论。

(一)企业资源理论

从企业资源基础论出发,环境友好型企业因为在环境方面表现良好,所以倾向于披露更多的信息以向公众传达他们的优异表现,为企业赢得良好的声誉。对企业来说,这种信息披露可能形成一项比较优势,所以这种信息披露也可能会为企业带来一些实际的经济利益流入,也就是说有可能会对企业的经济绩效产生一些正面的影响。

(二)自愿信息披露理论

从自愿披露理论出发,可靠、全面的环境信息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更容易受到公众认可,并且有助于各方财务分析师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进行盈利性预测。客观的信息披露还可能需要承担多种成本,包括披露实际成本、有效信息暴露形成的成本和做出长期承诺的潜在成本,所以那些财务宽松、经济效益高的企业更有能力承担这些成本,所以这类企业倾向于更全面、更高质量的信息披露。综上所述,根据理论学者们猜想,信息披露一方面可能为企业财务绩效有着正向的影响,而财务绩效良好的公司也是全面信息披露的驱动力。

二、国外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