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助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绩效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2022-01-12 22:03:22

全文总字数:5056字

附: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

有关于政府补助的研究,能够追溯到有关政府干预的研究。格林沃德和斯蒂格利茨早于1986年证明,当市场存在不完备、信息不完全、竞争不完全时,市场机制自身不会促使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 因此需要政府干预经济。

然而,政府干预不是万能的。在弥补市场失灵的过程中,政府干预行为本身的局限性导致政府失灵。换句话说,政府采取的立法司法手段、行政管理手段和经济手段, 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与预期不一致的问题和结果, 表现为干预不足或干预过度, 最终导致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损失。

Beason, Weinstein (1996) 以1955~1990年间的日本企业为样本来研究经济增长、规模经济和目标市场选择, 他把政府补助作为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之一 (其他还有关税保护、税收优惠),发现政府补助与劳动份额正相关,与资本投入比例负相关,政府补助等政府干预政策使企业低速增长, 并且使规模报酬递减。Van Tongeren (1998) 采用微观模拟方法来构建了一个在宏观经济框架下的企业行业模型,以用于研究荷兰政府投资补助下的企业反映,这个模型能够直接估计企业的期望盈利性和流动性的变化。

结果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 荷兰政府的投资补助并没显著的改变企业的投资决策,但却使企业偿债能力提高。Bergstorm (2000) 认为政府补助可以在短期内促进企业绩效增长,但增加了无谓损失, 因为与经济利益相比, 政客和官僚机构对政治目标更感兴趣。他以1987~1993年的瑞典企业为样本,分为政府补助的企业和非政府补助的企业二组, 通过对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政府补助与价值增长值正相关,补助企业的生产效率在补助的第一年增加,但第一年后,补助越多,全要素增长率 (TFP) 越糟糕,他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尽管补助有利于克服市场失灵,但资源的有效配置难以确定,重要的权力集团可以使政府补助流向生产率不太高的企业。Tzelepis D, Skuras D (2004) 以希腊1982~1996年的食品和饮料制造业的1005家小微企业为样本,分析了投资补助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结果发现,政府补助对总资产回报率 (ROA) 的影响是不显著为负,这说明投资补助无效率,市场失灵需要政府补助,但不确定资源被有效分配,补助企业的偿付能力地位提高了,这是在Van Tongeren (1998) 中没有预料到的效应。他还发现, 在低迷的经济周期,补助是抗周期的有效工具,减少由于缺少现金产生的流动性问题。另外, 补助对盈利性有负的不显著影响,尽管补助在提高期望收益和短期效率上存在不足,但它证明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增长的政策。

  1. 国内研究

金赛美(2003)的研究表明政府补助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可以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入, 进而提升企业的偿债能力。申香在2015年的研究表明对于国有企业来说, 政府补助能显著降低企业的信贷融资成本;而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 政府补助则能够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 增加银行的信贷资金规模 ;对于高新企业来说政府补助能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进而提升企业绩效。然而, 由于政府补助的多目标性, 如争夺稀缺IPO资源、拉动企业投资、扩大地区就业等,很可能扭曲企业生产经营, 引发过度投资、增加企业负担;加之, 由于政府补助的监督机制不完善, 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公司管理层很可能凭借其信息优势和手中的控制权力, 利用政府补助资金攫取私利。因此, 也有经验研究表明, 政府补助是无效甚至对企业绩效起着负向作用。

政府往往以“扶持之手”的角色,通过政府补助对所在地企业进行资助。我国目前政府补助主要分为科研创新补助、生产投入补助和税费返还补助三种形式。陆国庆等(2014)用最小二乘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创新补贴的绩效影响进行研究,发现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补贴的绩效是显著的,创新的外溢效应也是显著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