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效率的调查与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04 08:01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96%的医院是公立医院,集中了最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而公立医院的医改也通常被认为是医改中的重大难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医院逐步由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成长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作为公立医院,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效率是承担社会责任和发展医院自身经济的必然途径。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正处于体制机制改革和服务功能转型的关键时期,很多医院在逐利动机的驱使下,竞相扩大规模、增加医院床位、引用价格高昂的医疗设备,但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不合理,造成医疗服务提供绩效水平不高,医疗服务效率低下,使得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困扰人民群众的重大难题。而看病难问题是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与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和配置不均衡这一供需矛盾的集中体现。如何改善看病难这一难题最根本是要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优化公立医院服务流程,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对医疗效率进行科学、准确地评价和测量。进而提出提高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效率的有效措施,为公立医院形成科学规范可持续的运行机制提供参考依据和对策建议。

由于我国医疗资源长期处于紧缺的状态,肩负主要医疗服务的公立医院,因公共投入不足,长期处于以药养医的超负荷运行状态,以致大处方、医患纠纷现象频发。医疗事故中不乏出现急诊病人由于等待就诊时间过长而诱发生命危险的现象。

例如,病人44岁,大学教授,因为突然腹痛、呕吐于21点急诊入院,急诊护士预检血压190/100mmHg。在急诊排队约2个多小时后,24点左右,医生接诊。急诊医生看了大约2-3分钟,诊为急性胃肠功能紊乱,开了静滴东良菪碱等止痛药物,并开具血常规、血淀粉酶等生化检查。护士抽完血后开始挂点滴。2个小时点滴结束,医生叫让回家。凌晨5点病人到家,到家后突然病情加重,胸腹疼痛难忍,遂经120再次入院,此次入院不到半小时,病人死亡。尸检证实为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并引起心包填塞死亡。如果医疗体系完善,包括有足够的分诊体系、足够的急诊医生、且病人有足够的医生信息,或者是能够减少等待时间,医疗服务效率能够提高的话,这样因为等待就诊时间过长而引发的医疗事故的几率也会大大减小。

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医疗服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增加有效的医疗供给,进而提高公立医院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医疗服务效率的提高。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找、阅读、研究,明确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配置效率、服务量等概念的科学阐释,了解当前公立医院的整体情况以及影响医疗服务效率的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