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维汀在肺癌术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文献综述

 2022-12-19 07:1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传统的抗肿瘤药物是通过各种途经给药后,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分布于全身而产生治疗作用。这种治疗方法最大的缺陷是缺乏选择性和靶向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同样具有杀伤作用,尤其是对体内分裂和增殖比较快的细胞,如骨髓造血细胞、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等造成更大的损伤。另外不同化疗药物还会对不同的脏器造成损伤。因此研究具有肿瘤靶向的药物载体对于癌症的有效治疗意义重大,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一大热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临床最常见的肺癌类型,且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发展至晚期,需要接受化疗。但是,由于肺癌瘤体本身具有极强的内分泌功能,能够合成大量VEGF等血管活性因子来参与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因而非小细胞肺癌的远处转移能力和新生血管能力均极强,常规的化疗方案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1]。贝伐单抗是近年来研发出的能够与VEGF特异性结合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在外周血中与VEGF结合来阻遏其生物学作用,预期能够取得积极的治疗效果本文以罗氏公司的安维汀为例,分析肺癌的治疗策略及方法和关键临床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些生存获益最大化的治疗策略。

  1. 文献综述

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吴学元等作者(2009)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中指出, 抗血管生成治疗药物贝伐珠单抗的作用机制非常独特,通过三大方式:抑制新生血管,退化现有血管以及抗血管通透性,在短时间内,使'阴阳不调'的肿瘤微环境重新获得平衡,从而帮助化疗药物等治疗药物更好的作用于肿瘤。展望未来,抗血管生成药物将有可能与更多肿瘤治疗手段联合,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改善肿瘤治疗。国际和国内的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均表明,肺癌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1,2〕。2008年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显示,肺癌死亡已经占到了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1〕。国外的相关调查也表明,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很低,只有5%~15%左右〔2〕。在这些肺癌患者中,有超过85%的病人属于非小细胞肺癌〔3〕。根据大小、形状、位置的不同,非小细胞肺癌又可以分为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3个大类,其中,腺癌最为常见,大约占到所有肺癌病例的50%,而鳞状细胞癌占到30%。目前,对肺癌治疗方法的研究聚焦在靶向治疗上。贝伐单抗,商品名阿瓦斯丁,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靶向治疗药物之一。多项大型临床研究反复证实贝伐珠单抗对于晚期NSCLC患者生存的改善,中国注册研究:BEYOND(首个专门针对安维汀在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人群疗效的临床研究),ECOG 4599研究(全球第一项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Ⅲ期研究),SAiL - 研究设计(旨在检验贝伐单抗与各类一线化疗方案联合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和AVAPERL - 研究设计(评价贝伐单抗联合或不联合培美曲塞在维持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1)研究主题:安维汀在肺癌术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研究内容:本文以罗氏公司的安维汀为例,分析肺癌的治疗策略及方法和关键临床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些生存获益最大化的治疗策略。

(3)研究框架:

1.绪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