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商城物流配送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2022-02-22 20:49:20

京东商城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文献综述

互联网和支付交易系统的不断完善也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不断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网购热潮。同时,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系统发展相辅相成,在销量稳步上升的同时,保障及时高效的物流运输体系成为各个电商平台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本选题以京东商城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京东商城物流配送模式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策略,以期对京东商城物流配送改进提供参考。

  1. 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对于物流的研究整体来看开始非常早,初期对于物流的体验实际上只是针对于货物的装卸搬运,这个阶段的研究仅仅和工程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还没有把物流和经济或者管理理论相结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对于实体物流的需求也不断扩大,美国作为最先研究物流理论的国家,从整体上来看,其对于物流概念的研究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初到在20世纪中期左右。这个阶段国外开始将物流概念化,美国是最早提出物流概念的国家。

美国少校琼西.贝克(1905)[1]根据当时战争中军队的后勤管理的采购、运输、调配和仓储的情况提出了Logistics的物流概念,这个时候的物流概念相对狭义,仅仅局限于美国军队后勤范围之内,但是这也为之后对于物流理论的研究埋下了伏笔。

阿奇.萧(1915)[2]从市场经营活动的角度进行研究,以市场分销的角度提出的叫做Physical Distribution的物流概念,将物流概念纳入生产经营的活动之中进行研究。这一阶段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理念本质是不同的,Logistics更倾向于对货品或者物子物资的供应保障和运输储存。

而阿奇.萧是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定义物流,他站在市场活动的角度,讨论企业的产品是通过何种方式分配到用户或者买家手上的,这个就是Physical Distribution,直译是“实体分配”。这一阶段整体上就是概念碰撞的阶段,这两个不同的理论共同繁育了物流学。

第二个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上一阶段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并行的状态相反,在这一阶段中,Physical Distributio的理论占据了主要的地位,而且逐渐向世界范围内扩散。斯马凯伊、鲍尔素克斯、莫斯曼(1961)[3]在这一时期共同撰写的《物流管理》是世界上第一本系统性的关于物流管理的教学书,自此开始,物流管理逐渐行程了比较完成的学科。于此同时,Physical Distributio的概念也传输到了日本和世界各地,形成了比较广泛的认可度。理论的广泛和普及,为其形成比较全面的研究体系奠定了基础。彼得·德鲁(1962)[4]在其研究中指出,物流理论仿佛是一块没有被开垦的良地,强调了物流流通领域的重要作用,推动了行业内部对于物流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 (1969)[6]综合了过去对于物流概念的研究,对物流理论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做出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除了对于物流概念本身的重视和研究,相继出现的配送运输理论、仓储理论和信息化的研究,也对物流理论的体系化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第三个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对于物流理论和概念的研究出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之前PD理论在世界的传播,也相继出现了其他更为与时俱进你的物流管理理论,物流不仅仅局限于商品的传送和分销。这个阶段的物流概念虽然继续延续了第一阶段的Logistics,但是其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了,新时期的Logistics概念替代了第二阶段中以Physical Distributio为主的概念理论,从各类不同的专业角度,全面的阐释物流的概念,尤其是以企业的生产、供给、销售、传播整个范围为视角来研究物流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将Logistics纳入到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范围之中,重新将物流定义到供应链管理的环节当中。这也表示对于物流管理概念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全面和丰富。大卫·泰勒(2004)[9]同样也提示了供应链管理当中的竞争,指出了在商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之下,如何把握住供应链的高效管理,以比竞争对手更高效的速度来交货给卖家成为企业竞争和占据地位的重要因素。这这个阶段对于物流管理的研究不仅更加全面的站入供应链管理的系统理念当中,也紧密地与企业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相结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