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FMapp品牌营销策划案文献综述

 2022-02-22 08:02

《荔枝FM app品牌营销策划案》文献综述

  1. 网络电台与荔枝FM研究现状

(一)网络电台的现状

网络电台是互联网大环境下滋生的新生物,其充分利用“互联网+”,在高科技对各行各业的渗透中顺势而为,把握了这一时代发展所需的多种牢固基础,是传统电台广播与高科技媒介高度融合下的新兴产物。在中国知网上以“网络电台”为关键词展开检索,截止2021年1月5日,共有1216篇文献,其中新闻与传媒学科分类中相关论文有506篇。当前关于网络电台的研究文献多集中在内容质量、版权问题、用户互动、发展策略等几个方面。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根据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第三方研究机构艾媒咨询的报告,2020年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用户规模达5.42亿人。这些数据意味着当前的移动音频APP仍然存在大量的潜在用户,市场未达到饱和状态。由此,喜马拉雅FM、蜻蜓FM、荔枝FM等APP便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中应运而生。

(二)荔枝FM的现状

荔枝FM创立于2013年, 是一个集录制、编辑、上传、存储、收听、下载于一体的网络电台。自荔枝FM问世以来,它一直在不断的变化创新,从一开始的限定用户录制到提出“人人都是主播”的UGC生产模式、一开始的播客定位到现在的电台定位,逐渐形成以主播听众为主要构成者的社群化传播方式。

素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曾在《互联网趋势报告》中预言,语音回归手机会使声音受到关注,音频将成为继视频之后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个热点。从那时起,学术界对音频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也逐渐拓宽。夏恩博等在《“云听”与同类产品的差异及应解决的几个核心问题——与“喜马拉雅FM”和“荔枝FM”的比较》中,将荔枝FM与拥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优质资源的云听进行对比,以UGC和PGC生产模式为出发点,分析两者在内容质量、技术力量、运营模式等方面的差异。贺建平在《检视在线语音直播的新媒体社会责任——基于喜马拉雅FM和荔枝FM的内容分析》中分析媒介产品内容生产方面出现的问题,强调平台方的社会责任。余苗在《数字出版平台有声内容把关的困境与策略分析》中则强调平台的把关人身份,整治各种违规乱象。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学者对网络广播电台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并从用户偏好、内容质量、平台责任、审核把关等方面分析荔枝FM等移动网络电台app的发展困境与解决策略。同时,随着当下音频用户数量的逐步增加,对网络电台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1. 荔枝FM的特点及优势
  2. 以UGC为内容生产模式

当前国内的网络电台app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集成类、点播类、推荐类。依据Web2.0阶段的内容生成逻辑, 上述三种类型对PGC(专业生产内容)、UGC(用户生产内容)、和OGC(职业生产内容)等生产模式有不同的侧重。汪勤在《国内移动网络电台内容生产模式研究——以荔枝FM、蜻蜓FM、喜马拉雅FM为例》中详细介绍了国内主要的三家移动网络电台的内容生产模式,如荔枝UGC布局,蜻蜓PGC布局,喜马拉雅PUGC布局。同时分析了内容生产模式的优势与局限,并提出了内容生产模式优化策略。《自媒体时代下个人网络电台的使用思考——以“荔枝”为例》该文献作者赵慧媛也从荔枝FM的UGC模式出发,将传统电台中的受众演变成用户,使每个人既是音频的消费者又是音频的使用者。综上,多篇文献均提及了荔枝FM的UGC内容生产模式,也从中看出该模式能为其带来一系列的红利,如用户的参与性大幅提高、用户黏性增强、原创作品增多、平台更具活力等方面的优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