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权视阈下“微博围观”的正负效应及其反思文献综述

 2022-04-30 09:04

技术赋权下“微博围观”的正负效应及其反思

  1. 你的标题说的是“技术赋权”下的“微博围观”,那你要说清楚“技术赋权”“围观”这两个理论概念是什么,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技术赋权导致了围观?还是围观是技术赋权的一种表现?这个你要在第二章理清,作为你分析案例,展开论述的基础
  2. 你在进行理论探讨的时候可以简单的谈一下“围观”,然后切入“网络围观”,这样的脉络会更清楚
  3. 你对现有研究把握的比较准确,但在对于已有文献的综述过程中,只有“综”没有“述”,你讲出了别人研究了什么,在此基础上你应该对他们的研究做出评价,然后从这些评价中引出你的研究。比如你可以说现有对于网络围观特征的研究只是停留在表征的梳理方面,对于这些特征背后的正负效果没有详细的讨论,这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前言: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较2018年底增长2984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较2018年底提升0.5个百分点。截至2018年底,微博月活跃用户达4.62亿,人数庞大,可见微博在人们生活中地位日益显著。

曾经“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的观点凸显了围观的正面效应,而如今的微博舆论空间中,“围观”逐渐呈现出情绪化、网络暴力、隐私泄露等问题,而学界对于“微博围观”效应的研究还多处于微博流行的前五年中的围观形成原因和作用方面,对于微博围观的负效应及实例研究较少,并且对于其规制建议亟需加强。目前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以下方面:

  1. 关于微博围观的定义

关于微博围观的定义,学界暂时没有统一的界定,“微博围观”多作为“网络围观”的衍生概念而被研究。

有学者彭昊将网络围观定义为:“网络围观就是网民利用网络技术对公布在互联网上的社会事件进行集中评议的行为活动, 其实质就是社会舆论”。同实际生活中的普通围观和社会舆论相比较, 网络围观具有几个特点:其一, 围观主体的隐蔽性;网络由于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摆脱现实手段束缚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网民几乎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 可以随意的更改自己的身份、年龄、性别等, 甚至干脆只简单的虚拟为个性数字或个性符号。

郑根成将网络围观定义为:“所谓网络围观,是指网民通过门户网站或博客、微博等自媒体空间,微信(圈)、QQ(群)等即时交流工具,在论坛、贴吧以及各类社交网站等媒介平台或通道,以浏览、点击、转发、评论等方式关注生活事件与社会动态的行为。”在此基础上,部分学者对微博围观作出了如下定义。

吴闻莺将“微博围观”定义为,在微博平台上大多数微博用户都关注同一个话题或者事件,并对同一个话题或事件的微博帖进行评论和转帖。

静恩英认为,微博围观是网络围观的一种形式,是基于网络社会关系网形成的虚拟聚拢围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