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医药民俗文化传播路径研究——以艾草为例文献综述

 2022-02-27 09:02

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医药民俗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以艾草为例

文献综述

习近平主席曾于2010年6月出席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时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遂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巧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巧具有积极意义。”[1]由于中医药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体系又颇为庞杂,因此在具体的传播方向上一直难有卓越的成效。而近年来,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出以及媒介大环境的不断创新发展,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中医药文化在实际应用上的切入口,并借此反过来去完善传播理论中的内容,希望使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路径有更具有流动性的创新思考,也能更好地服务于受众。

一、国外研究

国外关于中医药文化的研究范围较少,内容包括国内专家学者的对外传播研究以及国际性会议中的探讨结合实际组织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建设。在国外学者的关注中,首要问题还是聚焦于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以及探究中医治疗过程中医患关系的建设,这也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思路,而在国内学者的对外发声中,多以人才培养、结合时代政策的发展以及从医学角度进行的探讨为主题。

Amally Ding等人在《Understand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onsultation: Why do patients adhere to treatment?》[2]中提出医患关系的建设问题,并强调了信赖感的重要性,这其中所体现的中医药文化也由此得到了关注。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但与以西医为代表的医药体系是存在很大差异的,西方文化形态是结构式的、逻辑的、科学和实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是宏观、思辨、抽象和模糊的。[3]国外学者通过研究诊治的效果以及过程可以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初步认同,这也要求作为内容输出者,需要在传播过程中始终注意内容的解释转码和质量优化,不能单靠流量式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关注逻辑的解释和品牌力量的说服。为此,国内学者在对外的国际会议中开始更加结合实际地去阐述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必要性。

在《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and characteristic community culture: a review》一文中,Jia-JiaZhou等研究者以建设特色社区为切入口,将中医药文化的表现形式融于社区之中,从而在保留实际应用效果的同时打造出特色的文化氛围,这种理性化、操作化的文化传播方式是很有针对性的,也因此可以获得更具信服力的传播效果。[4]2015年的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学术会议中,结合当时的政策背景,学者Zheqian Su等人提出了《On the Background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Internet” The Dilemma and Strategy of TCM “Culture Output”》,积极利用“互联网 ”和“一带一路”的平台,将中医药文化作为“文化输出”的重要内容提上日程,[5]这种结合时政的传播路径可以形成更为有效的传播路径,使其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得到更多的关注。

二、国内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