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设计—“为未来护航”幼儿教育建筑的设计控制与设计拓展(设计任务书)3文献综述

 2021-10-18 22:00:19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引言幼儿教育建筑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当代幼儿教育建筑的发展呈现出多元而各具特色的形势,但在建筑设计的实践中,大量幼儿教育建筑的设计成为居住区建筑设计的副产品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与许多年轻设计师没有得到与之相关的充分设计训练有密切联系,因此本课程设计以此为切入点,通过研究性设计方法的代入设计教学,尝试形成一种相对普适性的设计思维习惯与工作方式,并在课程中进一步完善学生对幼儿教育建筑的设计控制与设计拓展的知识储备与能力提升。

二、相关文献的研究依据设计控制的基本逻辑,可将幼儿园的设计控制分为环境层面,建筑层面,构造层面三个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2.1 环境层面环境层面上,幼儿园的规划设计首先必须符合上位规划和各类规划导则的要求,即幼儿园布局应符合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结合人口密度、人口发展趋势、城乡建设规划、交通、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布点,独立设置。

城镇幼儿园的服务半径宜为300m~500m。

目前大多数新建幼儿园是作为住宅小区配套项目进行设计建设,小区的规划和配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的外部环境条件。

同时,幼儿园自身的使用功能需要(日照,通风,卫生防护,室外场地等)又决定了幼儿园需要对外部条件有较为严苛的需求,需要作出一定的取舍和选择。

同时,在客观条件之外,我们也需要考虑到场所,文脉等主观性条件,这里既有关于当地的文脉条件的回应,也有幼儿园自身的环境设计的需要。

诺伯舒兹在《场所精神》一书中阐明:所谓场所精神,当是各地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特有的生活方式,特有的建筑风格的总和。

所有这些因素让当地居民产生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往往包含:熟悉,满足,认同等。

以杭州西溪里随园住宅小区幼儿园项目为例,基地自然环境优美,住宅小区本身又富有特色,所以设计师没有从已有的普遍的幼儿园设计思路出发,而是试图从场所这个设计切入点,将西溪里小区的建筑风格和杭州当地民居特色的理解融入其中,推理出幼儿园的主要设计思路静(静谧),隐(隐藏),合(围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