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塍镇江跳农民集中区工程招标文件文献综述

 2021-10-06 13:58:35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一、前言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全球化、规范化和白热化的今天,中国建筑企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地需要了解和掌握投标报价的策略和技巧。招标投标将竞争机制引入工程建设领域,把业主和承包商推向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它对规范建筑市场、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效果、节约投资、提高工程质量、节省工期、促进业主和承包商转变经营观念和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承包商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综合实力、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均起到了积极作用。招标是在工程项目发包与承包时所采用的一种交易方式,是在双方同意基础上的一种交易行为。工程招标与投标是工程建设项目采购中最普遍、最重要的方式,对于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对于防止不正当竞争、加强廉政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贾格芳认为:招投标工作是业主进行短期决策的过程,通过招投标过程选出的招标人也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与成本,所以招投标工作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核心内容。招投标工作目的在于通过对竞争机制的引进来选定合适的投标单位,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工程质量的提高以及建设投资与建设工程的降低与缩短,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基础则需要招投标工作简历在公平、公正、公开、信用的原则基础之上。

二、工程项目招投标的现状

我国的招投标发展较晚,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引进了工程招投标竞争机制,极大的促进了工程项目市场化。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招投标工作进入了反思和探索期,招标的方法呈多样化,并逐渐向国际招投标惯例靠近,招投标工作处于试验性阶段。自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颁布实施以来,招投标技术和方法日趋善,招投标市场发展总体趋势良好,招投标活动在控制投资成本、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质量、预防和减少腐败、增加交易透明度等方面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2.1国内现状:

孙荣海认为:自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在工程建设领域拉开推行和发展招标投标制度的序幕,发展至今已近30年,主要经过了招投标制度初步建立阶段(80年代90年代初)、招投标制度规范发展阶段(90年代初期到中后期)以及招投标制度不断完善阶段(90年代后期至今)等三个时期。钟思银认为:国内招投标程序包括以下阶段:(1)招标准备阶段:具有招标条件的单位填写《建设工程招标申请书》报有关部门审批;获准后,组织招标班子和评标委员会;编制招标文件和标底。发布招标公告;审定投标单位;发放招标文件;组织招标会议和现场勘察;接受投标文件。(2)投标准备阶段:根据招标公告或招标单位的邀请,选择符合本单位施工能力的工程,向招标单位提交投标意向,并提供资格证明文件和资料;资格预审通过后,组织投标班子,跟踪投标项目,购买招标文件;参加招标会议和现场勘察;编制投标文件,并在规定时间内报送给招标单位。(3)开标评标阶段:按照招标公告规定的时间、地点,由招投标方派代表并有公证人在场的情况下,当众开标;招标方对投标者作资格后审、询标、评标;投标方作好询标解答准备,接受询标质疑,等待评标决标。(4)决标签约阶段:评标委员会提出评标意见,报送决定单位确定;依据决标内容向中标单位发出《中标通知书》中标单位在接到通知书后,在规定的期限中与招标单位签订合同。

2.2国外现状:

宋吉荣认为:国际上采用的招标投标模式大致有四种国际竞争性招标、国际有限竞争性招标、两阶段招标和议标。国外工程建设招投标体制的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具有较完善的招投标法律、法规体系。(2)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及人员。(3)具备量、价分离的市场条件。(4)评标一般都采用低价中标法。(5)有健全的监管体系。王海青,丁献英认为:国际招标投标办法,国际上已基本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招标投标程序,招标是以工程业主为主体进行的活动,投标则是以承包商为主体进行的活动。由于二者是招标投标活动中两个不可分开的侧面,因此特将两者的程序合在一起。

三、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人为因素较为突出。建设单位权利过大,责任不明确,缺少责任约束和追究机制。行为直接关系到中标的结果,从而影响了招投标的公平、公正。2、管理体制不完善。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监管力量不足,虽然有些地方设立了独立的监管机构或有其他职能部门代管,但人员配备不足,经费不落实。使招标投标难以监管到位。3、招标风险虽然在项目建设的时候会订立以帝国的保险或者是形式多样的担保活动等,但是我们无法避免全部的风险问题,项目原有的以及其外在的环境的具体特征,导致我们在识别以及分析风险的时候面临许多的不利现象:1.冯燕华提出了来自设计工艺的风险问题。项目设计是项目开展活动的关键,如果不存在合理的设计,我们就无法有效地开展招标活动以及后续的所有活动。设计方案是否确定应做为是否开展招标工作的先决条件。2.他还提出了来自建设工艺的风险分析。在设计方案确定的情况下应研究施工方案,因为任何施工方案都不能保证没有变更和索赔。3.卢新亮提出了外在环境问题。常见的外在环境要素非常多,比如洪灾以及雷电等等的,这些都是我们无法避免的,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不明确的气象问题,繁琐的地质构造,严酷的天气以及建设活动对环境带来的不利作用等等的一些要素都是内在的问题。当进行招标的时候,要认真地考虑上述的问题,要合理的界定不可避免性,要求承包商在投标文件中充分考虑自然及环境影响对工程的影响。4.李慧,刘智敏提出了政治社会风险。该项要素的体现内容非常多,通常一个优秀的项目管理者,不但要有充足的自然理论知识,同时还应该有基础的政治思想等。5.M.MOTIARRAHMAN提出了来自合约的风险问题探索。项目合约不仅具有法律效益,同时还是开展管理的重要的参考内容。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在起草合同文件时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对于风险分配的时候可采用共同的风险管理,由业主和承包商对部分风险进行共同管理。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