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现状与对策文献综述

 2022-06-01 22:02:28

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现状与对策

  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的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制度得到了制定并逐步完善,对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来说,可以把招标投标管理当作有力的竞争手段。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建筑市场不断进行规范化运行,建筑行业的国际化运作水平急需得到提高,进行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已然成为新时期改革重点。基于此,本文针对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现状以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可以给有需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现状,对策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工程招标成为了国内工程建设项目都在广泛使用的采购方式。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可以说成是一种交易方式,同时也可以说成是一道法律程序,建筑企业通过使用工程招投标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对建筑行业取得良好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是建设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1]。招投标结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和质量控制,对于优化建设市场资源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招投标制度逐渐得到了更好的完善,但是依然有一些问题存在于招投标实施过程中,急需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1 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现状

  1.1 招标方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国内的建筑行业中,招标工作普遍是由招标方在进行招标时通过招标代理人的协助来完成的,受多种利益因素影响,有一部分的代理人即使缺少专业素养,依然还会展开实际工作,这就导致引发一系列隐患问题,例如滥用职权、私下签订合同等等。其次,还有一些代理人为了自身不正当利益的获取,会人为把招标范围缩小,并将有关信息发布在非公开媒体平台上,以致于很多竞标者都失去了竞争机会。还有些代理人和竞标方“同流合污”,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限制性条约,以致于大多数公司的标书被废弃。最后,还有些代理人并未取得资质证明,同行业市场环境混乱,缺少较强的专业能力,违背了公平公正原则,导致双方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1.2 投标方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国内的建筑行业中,承包市场的准入门槛不高,很多承包商其实都不具备合法资质,在承包一些工程项目时都是通过进行靠挂而得到建设资格。这些没有投标资格的承包商会和拥有投标资格的承包商手里购买资质、资质低的和资质高的购买等等,如此一来,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市场公正性被蔑视。其次,还有些承包商出于抬高标价的目的,会做出标书串通、陪标、轮流坐庄等恶意举动,情节恶劣的情况下,还会有投标方为获取非法利益私自修改合同,导致工程项目不达标,让投标方失去招标方的信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