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澳高速公路豫冀省界段路面改善工程项目施工投标文件编制文献综述

 2022-05-26 21:54:15

文献综述

1前言

建国以来,随着我国公路工程技术的发展,公路工程建设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公路建设投资也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如今,公路工程施工招投标制度及监理制度已成熟并得到稳步推进。

目前,公路行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公路工程建设在推动中国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公路工程施工招投标是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中的关键环节。

工程招投标制度是国际上普遍应用的、有组织的市场交易行为,是贸易中一种工程、货物或服务的买卖方式。建设工程实行招投标制是国际上通行的保证建设市场公平竞争的一种管理手段[1]

工程投标报价对施工单位承包工程非常重要,从侧面反映出了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技术能力、风险驾驭能力、公共关系能力等。在整个投标报价工作流程中,投标报价测算是基础,只有确保投标报价准确完善才能使承包单位具有竞争力[2]

2国外研究进展

招投标制度在国外有着悠久的历史。自Friedman[3]于1956年在其发表的论文“A Competitive-bidding strategy”中首次提出一种基于概率论的投标报价模型(Friedman模型)后,触发了外国研究学者对投标决策的热情,Friedman模型被后人认为是竞标的最基本的科学方法。Gates[4]在Friedman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1967年发表论文“Bidding strategies and probabilities”,提出利用多投标期望利润最大化的投标定价模型代替单一投标期望利润最大化的投标定价模型。在此研究成果基础上,随着外国研究学者对招投标制度的深入研究,取得了更加丰富的研究成果。

Hatush和Skitmoe[5]提出了影响评标的决定性因素(财务状况、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安全保障措施)以此形成相应的评标模型,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