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仙林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及导则5文献综述

 2021-10-18 10:10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由于高速铁路时代的到来,引起了既有大型铁路枢纽及周边地区的改造与规划建设。

总体看,我国高铁站周边区域整体开发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对高铁建设和城镇融合发展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高铁站周边开发建设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地范围划定不科学、用地结构不合理、用地布局无特色等问题,对人口和产业的吸引力不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不够牢固。

基于此,国家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站点选址与建设规模的确定、土地集约与负荷利用、站点周边与城市的合理分工与一体化发展等发展要求,作为我国高铁站点地区开发的重要指导意见[1]。

2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2.1 高铁站周边地区用地布局研究目前对高铁站周边地区空间开发模式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圈层式布局理论、TOD理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用地布局模式理念主要有站城一体与城市综合体等,为高铁站周边地区用地布局研究提供合理引导。

2.1.1 圈层式布局理论圈层式布局理论在高铁站周边地区应用的典型代表是舒茨(Schutz,1998)提出的三个发展区结构模型[2] ,他指出高铁站区是一个按照时间距离划分呈明显圈层特征结构的地理空间,兼具经济、产业及空间的多重概念,高铁站区由内向外的圈层功能分别为:高开发强度的商务办公功能、商务办公及配套功能、居住与研发及产业功能等 [3],分别指在5-10分钟到达车站的区域;使用合适交通方式可以在15分钟内到达高铁站的区域;到达高铁站耗时超过15分钟的区域[4]。

2.1.2 HST-TOD理论TOD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在主要公共交通站点周边地区进行相对高密度的复合土地利用和多种用地功能的合理布局,通过适度的提高建设强度来增加土地利用效率的土地开发模式[5]。

戴帅、程颖等(2011)提出了HST-TOD(High Speed Train-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的概念,即在城镇群内受高铁车站和连接高铁车站的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驱动而逐步展开的城市建设或发展起来的新社区。

同时还指出HST-TOD除了具备与一般TOD相同的特征外,还具有其他的关键特征,包括:①空间规模庞大,跨越城市的界限进入城市群的空间维度;②依托由城际高速铁路、城市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构成的复杂交通系统;③换乘次数少,旅客最多通过两次换乘即可到达系统内各个站点;④ HST-TOD公交车站周边的集聚服务能力可拓展到整个城镇群,在城镇群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重要的作用;⑤HST-TOD所连接的各类功能更加复杂多样化,可满足居民出行更加多样化的需求,从而促使人们更多的使用公交工具[6]。

2.1.3 站城一体理念与HOSPCA概念在站城一体的发展理念下,深入分析高度集约化的车站及周边空间的开发模式,重视时间节点规划、多种交通要素联动发展、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注重生态保护和综合防灾[7]。

HOSPCA概念下建造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就是一个城市社区的核心,是城市功能最集中、最富有活力的地区,人们不仅能得到高效的服务,而且可以换乘最便捷的交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