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桥下“失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2022-06-16 09:06

“双桥门立交桥下的失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1 立交桥下失落空间更新的宏观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立交桥成为一种必然的城市化产物,在立体空间上构建联系,旨在为城市带来高效便捷的交通连接。在桥面快速交通发展的同时,桥下空间利用却稍显不足。无论从内部形式还是外部环境看,桥下空间相较于其他城市空间,其特殊性毋庸置疑。由于空间形成的特殊性及规划设计初期对桥下空间环境关注度不足,其往往作为城市生活的消极空间所在。以南京市双桥门立交桥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双桥门立交桥桥下空间的现状调查,分析现有桥下空间利用情况,提出合理有效的桥下空间利用策略。

2 立交桥下失落空间更新的发展和内涵

2.1 发展

对于城市立交桥下附属景观空间的研究,在国外发展己经较为成熟。1928年世上第一座苜蓿叶型立交桥在美国的新泽西州两条交叉口处修建完成,桥下空间被围成了四个圆形的区域,分别种上了植物。1931年至1935年,瑞典陆续在各大城市修建了立体交叉桥,不仅 使交通压力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同时也增加了桥下行人通行的安全性,从此城市交通开始从地平面走向立体化的发展。1974年10月,中国的第一座立交桥在北京的复兴门修建成功,形状为苜蓿叶型,这代表着中国交通多元化的开端。

2.2内涵

在《街道与城镇的形成》一书中,伊万-本-约瑟夫提到“合理的利用城市立交桥下景观多点化空间,符合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方向,并且对市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提高景观环境和园林环境质量,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城市立交桥下附属景观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若持续得不到相关程度的重视,逐渐就会演变成城市的“失落空间”或“边缘地带”等。桥下附属空间是割裂城市空间的极大“凶手”,不仅割裂了城市空间,还分隔了城市市民的生活。针对城市立交桥下附属景观空间的设计,其目的和责任就是将其从一个负能量空间转化为正能量空间,打造一个城市的积极景观空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