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色风貌塑造的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家具规划设计研究 –以南京老门东为例文献综述

 2022-03-30 21:37:01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1.1 选题背景

城市家具,是站在城市的角度定义的一类家具,是将其作为城市功能和城市景观环境的组成元素——城市的“道具”,而更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公共性”和“交流性”的特性和特征[1]。城市家具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基础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信息服务设施、照明设施、休闲娱乐设施和无障碍设施等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公共设施都属于城市家具的范畴[2]

从使用方面来看,城市家具是一系列公共设施的总称,其在空间内不同的放置位置以及排列组合模式会让人产生深刻和直观的印象。各种形式、功能的户外公共设施、雕塑、小品等都属于城市中的附加设施,并不是城市主题构成的主要因素。但在城市公共生活中,这一类被大面积使用的公共设施相对于街道、广场、建筑、公园等却更加方便于替换[3]

一直以来,如何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环境设计工作者的中心任务和探索的方向。毋庸置疑的是,要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无论是室内环境还是室外环境,“家具”都是关键,因为它是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纽带。近年来城市化建设中,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环境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已经从量变向质变开始转化,建设规模与水平呈上升趋势,然而与之相配套的城市家具的发展却远远滞后,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建设者足够的重视,其设计与建设仍然处于粗放型发展[4]。城市的现实环境、城市的公共空间环境和城市中人的行为特性,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城市家具规划设计重点,可以使人生活在舒适又方便的环境中,还可以保证基本的生活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创造出更契合人们活动的场所。它们是重要的沟通桥梁,连着人与人、人与环境、环境与环境,并且通过该联系来引导整个城市的空间魅力和公共生活形态[5]

中国城市家具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建设和国家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建设内容。经历理论体系的建立、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应用检验、标准体系的创立、评价认证体系的建设四个阶段[6]

1.2 研究意义

城市家具是现代城市空间必备的物质性构成要素,更是城市人文底蕴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7]。同时,城市的品味、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包括市民对这座城市的强烈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指数等等,也离不开城市家具[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