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语言在微纪录片中的应用——以《南京金箔》的创作为例文献综述

 2022-03-11 21:49:06

文献综述

随着新兴媒介的发展,以电影电视为主的视听媒介,虽然仍受到文字语言文化的影响,但其给人类带来的新体验已经开始动摇文字语言文化的霸主地位。其中,“非遗类”纪录短片也成为眼下较为热门的自媒体类型。它将逐渐淡化的传统技艺重新带向大众视野,用影像唤醒了人们的保护传承意识。那么如何使人们将目光从多样化的娱乐专题转向传统化的纪录题材,画面的观感与主题的创新便显得尤为重要。

镜头语言的运用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一部纪录片的成败。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不仅要在镜头的构图、用光、变焦乃至影调上下功夫,还要强化对镜头特有的表意功能的发挥。“镜头语言在微纪录片中的应用——以《南京金箔》的创作为例”正是基于这一视听语言进行分析,探究如何在实践中巧妙运用所有构成镜头语言的因素,使画面效果与氛围达到极致。

对于微纪录片的影像传达,马丁丁在《非遗类纪录片的影像传达研究--以千阳八打棍为例》[1]中提到,非遗文化的影像传达并不是单纯追求当时的纪实效果,而需讲究光线、构图、色彩的艺术化表达,将艺术性融入到画面中。因此在拍摄前都应该对非遗进行深入调研,非遗本身存在很多未知的部分,只有前期做好资料收集,全面了解非遗,才能更好通过影像表现它,方可妥善安排画面、镜头语言,精心设计适合这项非遗的记录形式,从而实现从容不迫的优雅呈现。

对于镜头语言在非遗纪录片中的作用,杜敏在《非遗题材纪录片的镜头语言研究》[2]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是经过相对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因此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需要细致耐心的影像纪录,把时间和空间的结构组接得恰到好处。纪录片通过镜头语言运用,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恰当、具有可看性地呈现出来。”纪录片的故事性虽然没有剧情片来的节奏紧凑,但故事的真实性往往可以使纪录片更具有震撼力。这种真实性的体现就要依靠镜头的力量,因此镜头语言是影视视听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静在《浅谈纪录片中镜头语言的运用》[3]中指出:“镜头语言展示非遗对象,并通过一定组接方式安排在影像画面中。受众通过非遗影片观看的过程,接受由叙事内容、镜头组接、思想表达等共同串联起的影片,了解创作者明确的拍摄思路与集中渗透的主题情感。镜头语言通过创作者的构思组合达到特定的传播效果,表达丰沛的情感内涵。” 有效利用镜头切换能够将观众带入到片中的环境中,移动镜头能够对主观视觉效果进行模拟再现,体现一定的心理感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缩短了与观众之间的心灵距离,使得纪录片中呈现出来的内容为观众认知和接受,引起感情共鸣。镜头语言中使用变焦距推镜头能够为观众表现出从远处发现新目标的感觉,确切地模拟片中人视线的集中与投向。镜头语言的有效使用能营造出一种抒情效果,将纪录片要表现的情感上升到一个高度,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运动镜头,能够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进而形成独特的镜头语言风格,在丰富非遗纪录片表现内容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以往学者们研究纪录片时通常都会将长镜头的审美职能放大,而排斥同一场景的镜头组接。其实这是一种对于纪录片本身的刻板印象,抛开微观的节奏化剪辑不谈,影片的蒙太奇叙事能带给作品更加丰富的时间架构和空间层次。也可创造性的塑造出别样的观影感知。于此同时,蒙太奇与长镜头的搭配好比线条与留白之间的默契,能够给艺术作品带来更加丰富的意味和意蕴。说起蒙太奇的创造性,与蒙太奇的分类是分不开的,不同类型的蒙太奇手法能够创造出不同的效果。剪辑是纪录片创作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纪录片的故事呈现和影像效果有决定性作用。

杨康林在《纪录片真实性在剪辑中的体现》[4]里说到“纪录片拍摄的所有镜头都没有分镜头脚本为根据,需要在剪辑中分析海量素材,充分理解导演的思想意图,才能把握剪辑,这一剪辑观念属于是隐现的。”

程楠在《浅析纪录片剪辑》[5]中指出,“影视创作离不开蒙太奇。纪录片不靠虚构故事和表演取胜,通过剪辑把不连贯的生活画面组接成一部完整的作品。由此合理使用蒙太奇技巧,是成功的关键。纪录片的叙事往往采用并列的方式。在一组画面中,画面与画面之间并无因果逻辑联系,素材相对自由地围绕核心或主题陈列。”纪录片作为影视艺术展最具有生命力的花朵,在创作中要始终保持编导思维,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去构思设计和后期剪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