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上灯》纪录短片创作文献综述

 2022-02-14 08:02

全文总字数:7995字

文献综述

非遗纪录片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创作素材,以其历史传承、发展现状、展示形式为画面表现,通过对镜头、声音等的艺术加工,全面而客观的展示出非遗的真实状况,引发人对其产生相关思考的影片形式。非遗纪录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发扬起到重要作用,其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动态呈现,给观者直观感受,是非遗保护较为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近年来以非遗为题材的纪录片层出不穷,人们也将视线聚焦于此类影片中,更多的创作者就非遗纪录片的影像表达等方面进行探讨,如何通过影像语言表现非遗,做到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以达到非遗传播的目的是研究非遗纪录片的必备内容之一。以非遗为题材的纪录片影像研究需要从画面语言、镜头语言、解说词、声音等部分入手,本文通过选取近几年来的非遗题材纪录片进行研究,运用对比分析,从时间的纵向上剖析衍变过程,在影片的横向上比较影像内容,从而延伸到剔墨纱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探究中。本文通过对剔墨纱灯进行多次实地考察、调研走访,了解其制作过程、历史故事及现阶段传承等,结合非遗纪录片的影像研究对比资料及结果,深入探讨非遗纪录片在非遗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包书休在《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以无为剔墨纱灯技艺为例》[1]中提到:无为剔墨纱灯多为方形,木质框架采用榫卯结构,能够折叠拆装,保存方便。制作步骤分为:木雕、上漆、裱纱、绘画、组装。灯架选用坚实细腻易于保存的木材,比如:紫檀木、花梨木、香樟木等,纱灯的框架为镂空雕刻,上方多为龙头或凤头形状,下方常为象鼻形。龙凤皆 为吉祥之物,而更象征着吉祥、平安、如意,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灯身框架外沿宛如龙背的鳞翅,整个纱灯的框架犹如条游龙盘旋在上面,这大概也是古代皇室对其钟爱的原因之一。盖头上有六对由金粉 描绘的龙眼,在能工巧匠的笔下显得格外生动。灯体经油漆后,呈现紫檀和红木两种色彩。上漆不仅能起到保护木材作用,还使框架显得更加古朴雅致。在纱灯的六方盖头上嵌进木框,框架内固定绢纱,绘制图案题材多为戏剧、人物、山水等,最为巧妙要数戏剧题材,不同的灯幅 可以描绘成连续性的故事画面,极具艺术欣赏性。最后将单个灯体结构组装,并在纱灯盖头的龙嘴下边和灯座的下方佩吊丝质长须穗,使纱灯显得格外华丽庄重。

无为自古以来便有放灯、赏灯习俗,相传北宋书画家米芾知无为军时,每逢新春佳节,在灯笼璧面绘上山水、人物、花鸟等图画,营造吉祥如意的喜庆气氛,与民同乐。久而久之,老百姓把悬挂彩绘灯笼,当作喜迎吉祥来看待。到了清康熙年间,无为出了几位著名画家,他们经过悉心研究,创制了剔墨纱灯。

但后来因连年战争和灾荒,无为纱灯制造渐趋衰败,工艺几乎失传。在“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席卷全国,很多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陷入困境,无为纱灯也不例外。加上纱灯系全手工制作,工艺繁琐,一对纱灯一个人至少需要20天到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因而价格昂贵,导致无为纱灯制作渐趋衰败,会制作的工匠越来越少。 目前,无为剔墨纱灯唯一的传承人朱晓钟。朱晓钟1984年曾在县文化局组建的纱灯厂学习制造过剔墨纱灯,后来由于工厂停产而中止。2004年,为了延续即将消失的传统工艺,无为县剔墨纱灯唯一传承人朱晓钟一边回忆,一边制作。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他独自制作的一对剔墨纱灯终于完成。2006年,剔墨纱灯被选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于剔墨纱灯在非遗纪录片中的表现形式,金源在《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创作——以获奖电视纪录片《楚腔汉调》为例》[2]中指出“如何扎根于本土文化,真实、传神地表现汉剧这种古老的艺术,将这种体验更好的传达给观众,是需要电视人沉下心来更多尝试和思考的:如何用影视来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拉近与现代观众的距离,利用影视艺术的保存、再现功能,让更多的人来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丰富和它的温度。”

张飞越在《微纪录片:作为一种传承非遗文化的有效途径》[3]中指出“非遗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积淀了劳动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蕴藏着劳动人民丰富的精神内涵。3非遗在近年来逐渐成为社会热门话题,习近平主席曾指出:“lsquo;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rsquo;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4如何使非遗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的传承途径亟待突破。可借助于微纪录片的优势,打破传统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传播边界,传播非非遗文化。”通过对此文的理解,进而明白,近些年,非遗类型纪录片越来越走到人民群众身边,所以非遗纪录片的要想得到推广,必须走上创新的道路。

佘李萍与郭月在《非遗纪录片的叙事策略与视听表达》[4]中指出,非遗纪录片多指非遗题材的记录。这类纪录片选定的非遗项目作为记录与展示对象.据一定的主题需要从文本上首先规定用以再现和表意的叙事策略通过视听结合的影像将理论上的叙事构思,一方面非遗是作为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传统文化其保护和传播需要确保对相关史实、制作手法、生存现状等方面的记录真实性。真实性的保证才会产生正确有效的功能性。而在横向传播与纵向传播的过程中,不同群体以及不同的时代背景使得更多人为赋予的意义产生那看不见摸不着只能依靠受众主现能动感受到的艺术性。对于非遗来说艺术性是使之拥有生生不息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底蕴的关键,另一方面纪录片使用影像媒介完成纪实的工作也同样围绕真实性和艺术的双重属性才得以依存。

王莹和兰宇在《纪录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探讨》[5]中提到,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渠道上看,不管是父子传承还是师徒传承,其传是以无声的形式进行的,这种单一的传播渠道往往会造成多种文化缺失。在非遗的技术、流程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制造流程和技术细节,人们能够收集、整理和记录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凝聚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这一特点既造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持的艺术美感,也制约着它的流传和普及。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数字化的记录片拍摄模式经过编导、摄像、美工、灯光的艺术加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广受欢迎的影音作品呈现出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路径,进行广泛而深刻的传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